17日,政协第十三届济宁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科技、经济、农业、教育、侨联、港澳组的委员们带着凝聚心血的提案齐聚一堂,为济宁市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2006年,来自中国香港的尹美珍来到济宁工作。虽然不是济宁人,但这么多年来,她早已与济宁结下深厚的感情。12年间,尹美珍也见证了济宁在交通、工业、商业、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成为济宁市政协委员后,她更是积极参与、行使职责。
“刚来时在济宁找一家24小时营业的餐厅都很困难,最热闹的江南春美食街晚上8点后就已经安静起来,更没有像万达广场这种高档的商业中心。”尹美珍介绍,10年过后,济宁市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交通方面,高铁、机场越来越方便,乘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到达北京、上海;商业方面,各种高档商业中心陆续开业,不出济宁城区就能买到心仪的名优产品;在济宁工作,更是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十分便利。
往年政协会议开幕期间,尹美珍都会带来经过精心调研而成的提案,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提案目前我还没有行成文字,有了大概的想法,这几天再仔细琢磨下,希望落笔的每一个字都有意义。”尹美珍说,往年提交的的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处理,对办结情况很满意,济宁的发展变化在不少程度上也得益于政协委员们的建议。既然自己是政协委员,就要行使好自己担负的职责,为老百姓发声,为所处行业发声。
本版稿件采写文/图
本报记者汪泷贾凌煜李岩松马云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德琬本报通讯员张美荣1月4日,一场大雪给大地裹上银装,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凛冽的北风肆无忌惮地刮着。记者来到家住兖州区九州方圆小区E区14号楼的黄媛家,“暖...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