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社团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这之中“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是永恒的目标!”李玲玲告诉笔者,学校依托优质教育资源,遵从顶层设计理念,着眼于“培育全面发展、学勤行雅优秀霍小少年”的培养总目标,遵循“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的教育理念,倾力打造儿童成长七彩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结构重组、课堂模式改革、课堂文化重建,奉献给学生系列开放探究、关注成长、享受快乐的“七彩成长”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出生命的精彩,品味到成长的幸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翻开霍小学生的课程表,“我上小学啦”入学课程、“童年的欢笑”毕业课程、“国学经典课程”“节日课程”等有趣的课程题目吸引了笔者的注意。据了解,这是学校在校本课程中的创新尝试。
霍小成长课程体系有三大显著的特点。首先,“国家课程”重校本化实施。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重点抓好“课前研究、课中实践和课后评价”三个环节,遵循“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基本思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基本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地方课程”重落实到位。针对班队会、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学校定期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强化落实。第三个特点为“校本课程”重资源优化。学校遵循“四定三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学生、定内容,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评价)的方法对校级社团进行精细化监管调控。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校本课程中教师课程的创建,学校的社团建设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教师课程以社团为载体,采用平面化推进策略,教师都成立社团。目前,学校每学期有50个社团约2000人次的学生在校活动。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决定了教育质量,也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作为城区内的“大品牌”学校,“向40分钟要质量”是霍小多年来课堂教学的“招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教学效益和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启发式教学等问题始终激励着老师们深化研究,不断创新,在课堂上下功夫,在教学上求质量。
在学校和雅文化的引领下,霍小提出了创建“智雅课堂”的研究项目。“智雅课堂”,即尊重个性、智慧灵动、情智交融、乐学行雅的生命课堂、高效课堂。“追求轻负优质、惠及全体学生、守护幸福童年”是智雅课堂教育目标;“关注情感、关注生成、关注习惯、关注成长”是霍小人的智雅课堂教学观。
“智雅课堂”的创建来源于教学过程中的“六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理念。教师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让每个生命在课堂上都绽放精彩。二是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标中的学段要求及学生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三是优化课堂结构。根据不同课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四是优化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灵活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灵活驾驭课堂。五是优化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使学生心灵有一种归属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六是优化教学效果。通过“六个优化”,扎扎实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倾力打造“智雅课堂”,建构彰显霍小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由于学校教学管理精细到位,霍小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各项业务成绩总评在全区名列前茅,2015年11月,李玲玲在任城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聚焦常规,和雅育人》的专题发言,2015年、2016年霍小连续被评为任城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2016年被评为济宁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新闻推荐
和雅文化熏陶高雅学校内涵发展 和雅教育点亮隽雅学生光彩人生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和雅教育发展纪实
□赵德鑫马文青前言: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事业亦需要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