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兖州讯(通讯员王海锋左晓)“如今,每逢农闲时节、节假日,村民就聚集到农家书屋里看书学习,农家书屋正在农村逐渐“升温”,读书学习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而且有效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蔡桥村党支部书记赵开生津津乐道。
时值农闲季节,走进漕河镇蔡桥村农家书屋,书桌前坐满了低头读书的村民,前来选书、借书的也络绎不绝,“热闹”场景与村庄的安静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思想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大变化,从读书看报上网浏览中获得致富信息和实用科技成为了现在农民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改变着新时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为给群众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漕河镇加大文化惠农的扶持力度,在镇建成藏书万余册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上,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夯实文化队伍,全镇村级文体广场建成率100%,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100%,并在每个村建起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很受农民欢迎,漕河村、薛朱刘村、后邴村等村也因农家书屋变得“忙”起来。
漕河镇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援建、驻村帮扶等方式,从各村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整合资源,在村文化大院、计生服务中心等场所建设农家书屋,向群众免费开放。现在的农村群众由没书看、不愿看变成了有书看、主动看。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孙逊通讯员常伟刚岳书亮)近日,济宁市总工会申报的《创新实施“155工程”,叫响做实“工匠”品牌》,从全省工会参与评选的30多个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本年度山东省工会...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