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月1日讯(记者汪泷通讯员樊云松孙灿)2017年12月29日,济宁市在传统文化领域再获喜讯。记者从济宁市群众艺术馆了解到,文化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计1113人的名单中,咱们济宁市的非遗传承人占据了5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通过这份推荐名单了解到,入选公示名单的5名济宁的非遗传承人分别是山东落子传承人张青敏,山东梆子传承人杜玉珍,孔府菜烹饪技艺传承人彭文瑜,平派鼓吹乐传承人丁庆华以及端鼓腔传承人杨成兴。
据了解,此次评选自2015年便已启动。在全国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各评审组专家对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有关部门及港澳地区推荐的申报人进行了评审。经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计1113人。
济宁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富荣介绍,此前济宁籍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有6人,此次“国”字头的传承人队伍进一步壮大,也彰显了济宁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此前只有山东梆子有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次济宁5名传承人入选,意味着4个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首次有了传承人,填补此前的空白。”李富荣说。
国家级传承人的确立,也进一步完善了济宁市在项目传承人梯队上的建设,对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关注度,促进项目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全铺开,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做...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