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碧辉
走进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一股艾叶香味扑面而来,病房里躺满了病员,扎针、推拿、艾灸、拔罐、药透、烤电等等,中医师们一边忙着给病员治疗一边和病员交谈,和谐愉快的氛围让人感觉不到这是病区。这可能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在治病过程中,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安全,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副作用,且没任何痛苦。
小银针能解大痛苦
认真诊断为生命负责
“这里疼吗?疼了多长时间了?”在该院针灸科门诊,四五十张门诊床位全部躺着患者,还有不少患者在排队等候诊治。在熙熙攘攘的患者中,科主任于春军主任正在为一名患者检查身体。这位患者膝盖疼痛十多年,最近由于疼痛厉害,腿都站不直,听说中医院的针灸科不错,便慕名而来。通过对患者的膝盖、腿部等部位手法检查,于主任做出了初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膝骨性关节炎。“像这种情况,如不及时治疗,再过个三五年,膝关节变形会更厉害一点,再想治好就更难啦。”于主任说只要通过正确合理的针灸、理疗配合针刀等手法,二十天内就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改善。膝关节疾病,在西医的治疗方案中,一般采用手术进行关节置换,或者通过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对于积液也只能不断的抽取。病人花钱多痛苦多,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在中医的诊治中,更多的是采用针灸治疗,根据辨经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合的穴位扎几针,调整自身的阴阳平衡,通过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积液会较快的吸收掉,不易复发,极大地减轻患者痛苦。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于主任检查病人身体很仔细,从脚底一直到背部,不停地询问病人是否有疼痛感。他告诉笔者,医生不是圣人,不可能什么病都能治疗,但能做的却是牢记使命,坚守职责,多问一句,多考虑一点,靠着认真仔细的查体有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哪里疼扎哪,患者相信我们中医院、相信我们针灸科,我们要有责任、更是有义务为患者查明病根在哪里。”于主任说,负责不仅是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医生职业操守。
针灸快速镇痛
提高机能治疗慢病
在我们传统观念中,西医治表,中医治本,所以中医见效比较慢。但是于主任说,“中医是慢郎中,这句话不对。”中医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往往是见效非常快。病人脚脖子疼(踝关节痛的)不能动,扎两针立马好。长期胃疼,扎完针二十分钟立马有效。王女士踝关节扭伤,不能走路,是被朋友架到医院的,在初步诊断无明显骨折表现后,用银针扎了四针持续三分钟,从进门到离开用了不到十五分钟,王女士就能自己下地行走了,非常神奇。中医理论一脉相承,穴位是人身体很神奇的部位,不管是头痛、还是眩晕或者关节疼痛等,针灸能带来极好的镇痛效果。
在慢性病及老年病方面,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用银针、艾叶等工具材料,通过刺入或薰灼身体特定部位,调节人体平衡,达到保健治疗。说白了,针灸不是药物,不靠外来介入,最主要的是通过给穴位一个合理的刺激,提高自身的修复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达到治本的效果。
打造针推医院
造福人民群众
“针灸科以往所接诊的病人从以前的脊柱关节病为主要病种,发展到全科化,现在在一些内科病,如失眠、神经性耳鸣、耳聋,内分泌调理等。”济宁市中医院副院长、针灸科学科带头人王乐荣说,社会在变化,病种在扩展,治疗手段也要不停地与时俱进,近几年科室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引进新疗法,开展了督灸疗法、火针疗法、刺血拔罐疗法和针刀疗法以及先进的脊柱减压等新技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针灸推拿医院,用无痛苦、花钱少、见效快、简便快捷有实效的诊疗手段,为老百姓缓解病痛,改变患者西医无奈之下选择中医的观点。下一步,将挖掘传统针灸在慢性病、老年病、皮肤病、妇科病等方面的疗效,让先人创造出的璀璨中医药文化,继续造福现在的人民群众。
新闻推荐
□记者吕光社尹彤通讯员高爱国李宗顺报道本报济宁讯近日,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北韩村村民韩永军见义勇为、奋不顾身跳进冰河勇救两名溺水儿童的英勇事迹被群众广为传颂。...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