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全铺开,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做好“存量变革、增量崛起、跨界融合”三篇文章,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必须突出抓好产业这个核心。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济宁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打造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培植壮大行动,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形成农村发展多种业态形式,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力促服务业提速提质发展,突出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餐饮、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文化休闲、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占比提高、贡献提升。
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必须突出抓好企业这个主体。启动实施“雁阵计划”,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百亿级、50亿级和高成长性企业。实施中小企业专项培育计划,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抓好企业家培训、挂职锻炼和后备力量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要着力构建“敢亲、真清”政商关系,与企业家交朋友既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又要真情关心、真诚服务、真心帮助,为企业家和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必须突出抓好园区这个平台。全面落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意见》,实施新一轮园区转型升级规划,设立园区投资基金,推行区辖镇街、档案封存、全员聘任、绩效考核、按岗定薪等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分类考核、分类推进政策,推进园区争先进位。争取突破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园区,切实增强园区对高端产业、高端企业、高端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必须突出抓好科技创新这个动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工业产品和服务智能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实施“十百千”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名企业、名产品、名品牌。统筹推进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儒学人才高地、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人才支持计划“三大板块”,培养吸引更多“高精尖缺”人才,进一步增强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新闻推荐
私车公养、公款购年货、“一桌餐”吃请…… 遇到这些情况请拨纪委举报电话
本报讯2018年元旦春节是党的十九大后首个重要时间节点,日前,市纪委印发通知部署两节期间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节日期间将继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明查暗访工...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