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兖州讯(通讯员代传春吴波)兖州区新驿镇在扶贫攻坚中,坚持把带动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创业能力的成员就业创业作为脱贫解困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由“扶物”向“扶技”的根本性转变。
能人带动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我在兆福果蔬基地打工,一月能挣一千多,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病人,多亏了兆福果蔬基地为我创造了这个就业养家的机会。”村民王清和激动地说。创办已五年的兆福果蔬基地一直把帮助贫困家庭成员就业作为己任,目前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家庭成员达到6人,使他们每个月都有了固定的家庭收入。像兆福果蔬基地一样,如今在新驿有30多家工业企业、商贸业企业和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都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成员敞开了就业的大门。“只要愿意来,他们随时都有活干。”佳华工贸负责人王怀军说。
提供公益岗位,“量身定制”就业。“一户没人就业,全家就没了生机。”新驿规定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人员,全镇各类社会公共管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等其他公益性岗位,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切实增加贫困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近年来,共从环卫、林业等中拿出公益性岗位20多个,使他们成为了新驿实施农村贫困家庭零转移就业家庭援助行动的受益者。
免费技能培训,破解就业短板。董问红通过参加免费保育员培训后,当起了月嫂,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的生机。近年来,新驿镇积极建立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申报登记制度,免费开展就业技能“短平快”培训,优先安排就业岗位,带动了60多户脱贫。“像我这样没文化又没有什么手艺的农村妇女能找到这份月嫂的工作,多亏了上级的免费培训好政策。”董问红满怀感激地说。
新闻推荐
在实现“两个全面” 目标中展现新作为 傅明先等走访财税金融部门
本报济宁讯(记者郝明雷朱雪梅唐修岳)12月2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永生,副市长张胜明、田卫东分别率队走访看望进行年终总结盘点的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代表市委、市政...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