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蝶变只为一城
2017.12.20
星期三
读者热线:
96706
扫码看图集。
扫码看视频。
详见A07、B04、B05人物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钱广书
前天,我收到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的来信,信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心里您不仅仅是老师,而是恩师!更是令我敬佩的人!印象里,晨读我们在哇哇背书念课文的时候,您经常拿一本厚厚的书在教室后面自己学习。那个时候不觉得什么,后来才明白什么叫见缝插针的学习。现在工作不忙,其他同事聊天、上网的时候,我常常拿出高中的英语课本或者语文课本来抄一段课文,或者拿字帖练练钢笔字。同事对于我在嘈杂环境里能安心看书很是惊奇,我只是笑笑:“这是跟我的老师学的啊!”。
“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可是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能让教师挤出点滴时间阅读,并养成读书的习惯,学校在推动教师阅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首先,要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在为教师购书时,只挑选一些教学研究、教育专著、优秀教案、课堂实例等,这是必须的。要做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教好课,教好课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一些优秀案例、名师课例、教育专著,从中学习一些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就像家长为作文差的孩子买的图书几乎全是“优秀作文选”一样。但是,让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老师上完一天的课,稍显疲惫地走进阅览室,满眼都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上课的艺术》、《如何教好作文》等书籍会是什么感觉。如果每次去看到的都是这类的书,又会是什么感觉?况且,只看这类书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吗?
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技巧,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内涵。哪一位名师不是博览群书、底蕴丰厚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堂课,我是用一辈子来备的。另外每一位教师首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也需要时尚,他们也喜欢汽车、美容、烹饪……因此,我们学校为老师每次推荐书籍,除了教育类,还有文学类、励志类、哲学类、心理教育、生活类等各类健康向上、涵养心灵的书籍,教师有了选择也就有了兴趣。
其次,要解决在哪儿读书的问题。教师阅览室要成为学校最舒适、最漂亮、最安静的地方。让爱读书的人享受最好的条件。当然爱读书的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阅读,至少表明了学校的一种理念和倡导。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学校借书,带到家里读,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
最后,要有推动教师读书的策略,我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压着读:对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要求每月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开一次读书沙龙;领着读:开展“与校长共读一本书”活动,由校长每个月推荐两到三本书,老师自愿报名,学校提供图书,和校长一块阅读,读完后,和校长一起举办读书沙龙,交流心得,对读书优秀者,校长赠送一个小礼物;推着读:学校举办“小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每年都要申报课题研究项目。凡是期满经评委会评审,获得“合格、良好、优秀”等级的课题组,分别拨付相应的课题经费。为了研究小课题,教师会主动到图书室或上网查阅各种文献,这样就形成了“以研促读”。另外还可成立“青年教师书友会”、“演讲大舞台”、“教师论坛”等,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阅读。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校长钱广书。
今日本报B01—08版本版编辑:姬生辉美编/组版:李腾校对:潘宇
新闻推荐
近期,兖州区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温暖过冬”问题排查活动。组织全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深入帮扶对象家中,面对面交流,手拉手谈心,一对一帮扶,做细做实访贫、问需、济困、督导。区扶贫办抽调人员组成联...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