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2月17日讯(记者李锡巍)15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济宁市推进“双安双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市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创建成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今年1至11月份,通过91次联合执法,捣毁‘黑窝点\’36个,发现违法问题、风险点935个,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984起,涉案金额2359.99万元,罚没款1622.38万元。”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秀娟说,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可,实现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在70%以上,真正让人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创建工作中,济宁食药监部门大力推进“食安济宁”品牌引领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食品放心品牌和示范单位,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督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全程监管。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一律严惩、一律曝光。
“近年,全市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今年共组织开展或承接市级以上各类监测24次,抽检样品2145个,平均合格率98.9%,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向好。”济宁市农业局副局长李长江介绍。
市农业局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的牵头部门,下步将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农资打假、禁限用农药专项整治行动;以“龙头+基地+农户”为运行模式,着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市级农产品监督抽查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明天下午1时经过济宁回梁山,私家车,有走的、回来的打电话……空3个位置。”打开微信朋友圈或一些自媒体,这类信息非常多,也受到部分短途出行市民的欢迎,出行前很多人也喜欢看看朋友圈里是否能...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