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1至10 月份,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完成 343.6 亿元、增长18.5%,其中出口200.8 亿元、增长9.5%,进口142.7 亿元、增长33.8%;实际到账外资25.3 亿元、增长166.2%;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1781 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2809 万美元、同比增长49.7%,实现自营外派劳务人数5544 人、增长8.4%。
“今年以来,济宁市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上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模式,拓展经济社会开放新领域,推动全市商务事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关键词:对外贸易
■关键词:利用外资
投资新业态已初步显现,制造业吸收外资占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1至10 月份,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8家,增长1.33倍;合同外资8.5亿元,增长75.1%;实际使用外资25.3亿元、居全省第9位,增长1.66倍、居全省第2位。
目前来看,济宁市投资新业态已初步显现,投资性公司实际利用外资7.4亿元,增长2.3倍。从行业来看,济宁市制造业吸收外资占主导地位,实际使用外资16.7亿元,增长1.5倍,占全市的66%。从投资来源地看,香港是济宁市主要投资来源地,实际投资合计10.3亿,增长7倍,占全市的40.7%。
■关键词:对外经济合作
济宁市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幅突破1.5倍
数据显示,1至10 月份,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2 家,完成对外实际投资额76.3 亿元,占全省比重23.8%,绝对值居全省首位;前10个月,济宁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8 亿元,同比增长153.4%;实现自营外派各类劳务人数5544 人次,同比增长8.4%。
记者了解到,10 月份新批境外企业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厄瓜多尔分公司,中方投资总额4705 万美元,主要在厄瓜多尔地区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获取国际优质矿产资源。
“今年以来,济宁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表分析,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宋娜 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2月14日讯(见习记者李亚腾通讯员魏梅梅)目前,济宁高新区建成区实现油烟净化设置全覆盖,如期完成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济宁高新区大力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回头看”活动,进行常态...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