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见习记者李亚腾通讯员高召习
划定网格定岗定责
党员做先锋优化村容
走进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西王因村,崭新的柏油马路从村庄中间穿过,虽已是初冬,道路两旁的竹林和景观树依然翠绿。“1998年,西王因村以村两委和党员为带头,发挥村内党员作用,通过村内集资、村民共同参与修建了村里第一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西王因村支部书记张学存印象深刻,身为党员的他,当年也参与其中。
如今,西王因村党支部立足村情,继续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重点通过“党建+网格服务”,健全完善支部党员带头的服务群众网格化模式。“我们还通过‘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服务模式,挖掘党员自身不同特点,对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张学存说,根据全村地理分布情况划分网格,由村支部党员进行包保,目前村内已设立文明新风、环境卫生维护等多个岗位,通过岗位设定,使每一位党员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之上,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对村内进行环境绿化,将村内三个坑塘进行填埋和绿植栽种,期间,部分党员连续熬了5个夜晚,将坑塘填埋完成。”张学存说,西王因村发展离不开党建的引领,以党员为先锋建设起了文化广场,如今村内路面硬化面积已达到13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近5000平方米,同时党员参与村庄卫生保洁,村庄环境已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包保党员入户走访
为村民解决危房之困
“包保党员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入户串门、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民意收集,在走访联系中,重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和对村居工作的意见建议等问题。”张学存说,王因街道是油罐之乡,年轻人多数都外出从事相关行业,村内妇女老人儿童居多,每年秋收期间,为了帮助村民进行庄稼收割,村内配备了2名党员农机手为村民进行农作物收割并送至家门口,解决了村民庄稼收割难的问题。
“党员划片定岗,就要以‘服务群众,奉献群众’为目的,要结合每户的实际情况,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张学存介绍,西王因村的包保党员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发现村内的一名独居村民房屋后墙严重开裂,包保党员第一时间向党支部进行反映,党支部迅速向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危房改造汇报,用时2个月,四间新房便已盖好,同时还修建了院墙,解决了村民生活、居住的安全隐患。
此外,西王因村充分发挥党员网格员的“矛盾化解员、义务巡逻治安员、惠民便民服务员”的“三员”作用,积极参与土地、邻里纠纷等矛盾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片、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同时示范引领群众参与致富项目,按照以“实用技术传一传、经济发展带一带、创业理念学一学”的“三个一”工作思路,有针对性的为群众提供致富知识等服务,逐渐形成了党员服务网格化的“先锋党建”品牌。
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西王因村党支部立足村情,重点通过“党建+网格服务”,健全完善党支部党员带头的服务群众网格化模式,通过“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发挥党员服务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为先锋,以“服务群众、奉献群众”为目的,打造“先锋党员”品牌特色。
以党员为先锋,西王因村建起了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
新闻推荐
自2017年中央企业助力济宁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以来,市国资委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项目落地实施的要求,积极统筹推进全市签约项目落实落地落户。截至11月底,济...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