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2月12日讯(记者孟杰通讯员孙晓)8日上午,济宁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组织召开济宁高新区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会。经过多轮评审,花轿迎亲、火老虎、麦杆扇等9个项目获评济宁高新区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待公示过后,将正式纳入济宁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共有11个项目参加,分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中医药、传统曲艺等6个类别。评审通过抽签、自述及问答、核算分数、分数公布4个环节,最终确定花轿迎亲、火老虎、苗氏中医药物制作工艺、麦杆扇、济宁万氏葫芦烙画、锻造、脊椎矫正疗法、粉彩技艺、田家班梆子剧团9个项目,获评济宁高新区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待公示过后,就将正式纳入济宁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标准为,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切实保护。
在非遗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获评的非遗项目需通过建档、保存、传承、传播、保护的方式让这些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促进社会共享。
新闻推荐
群众满意度达98.3%,济宁高新区市民中心——服务获赞誉,成“市民满意之家”
本报济宁12月12日讯(记者孔茜通讯员刘新阳)四封感谢信、一面锦旗,200多份调查问卷……8日,济宁高新区市民中心评选出10名文明服务明星和两家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在11月份的“文明服务...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