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济宁市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创城成果可圈可点、令人称赞。九月初的济宁,酷暑清退,秋风送爽,创城工作也到了收获的时节,记者走访城区多处,所到之处、所见之景皆彰显着文明新风,尤其是一些细节之处的文明之举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1车流畅、人车让,出行方便心舒畅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济宁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更应在仁义礼智信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城以来,市民群众把自身文化基因、文化优势转化为文明行动,“先做文明人,再创文明城”,为创城书写出一幅幅优美画卷。
古槐路是城区的重点路段,教育、医疗、商贸等基础设施集中且繁荣。随之而来的便是交通难题凸显——车流量大,不易管理,且随意变道、加塞者司空见惯。前往医院就医的病患,到运河实验中学、霍家街小学接孩子的家长,常常因此挤成一团,寸步难行。这样的情况随着创城的开展大为改观。在交警、城管各部门联动中,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古槐路上又散发出浓厚的文明气息——车流畅通、人车互让,加塞变道的不见了,小路口的人自觉等待,行人见了老人主动搀扶,车辆主动停成一排。市中交警大队太白中队的赵峰告诉记者,创城以来,广大市民表现出了极高的配合度,有些规定、行动不用解释,大家就会自觉遵守。
创城唤醒了市民心底的文明意识,济宁人体内流淌的文明热情应时洋溢、迸发。试问,谁见了这般情景不感动、不思考、不自豪呢?
2旮旯处、门面前,焕然一新真叫棒创城最繁琐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细节,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位于任城区建设路和半截阁街交叉路口往南50米的天桥,就是创城成果中的一个亮点。
在过去,这座保护市实验小学、济宁学院附中东路上千名学生安全的“生命之桥”由于往来人流量大,果皮纸屑杂物乱扔、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夜间醉酒后在天桥上随地大小便,令人不忍直视。很多人宁愿走车流量更大、危险性更大的交叉路口,也不愿再走天桥。创城以来,各方力量汇聚,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原先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一扫而光,原先贴满小广告的护栏洁净闪亮,一道道阶梯刷上了油光锃亮的绿漆,中间用黄色的胶漆将两侧分隔开,这不起眼又巨大的变化市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此外,以往沿街门面门前油腻腻的地面变得干净清晰,店内的卫生状况大幅改善。各辖区的垃圾转运站,地面、工具、墙壁,一律由脏、乱、黑变为清、亮、净。在各街道的阴暗处、河桥下的旮旯处,在街道绿化带与墙面隐蔽处的中间通道,印象中的垃圾遍地消失殆尽。清零至此,不得不让人惊喜。
3哼着曲、赏着画,一厕一景好方便在浓厚的创城氛围中,济宁市城区各处公厕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臭烘烘、乱糟糟的厕所,现在已经粉刷一新;厕所墙壁贴上了干净透亮的瓷砖,上面极具格调的工艺画装饰给人美的享受,“一厕一景”令人舒心。
任城区城市管理局主任孔维泉告诉记者,创城以来,依照《城市卫生间设计标准》,城区219个公共厕所经过全方位治理和升级改造,已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中不乏许多一类标准公厕。“我们对所有管网进行了全封闭处理,让异味彻底消失。”孔维泉说。大家还在细分网格员的基础上又组织了30人的应急机动队伍,通过网格员上报和机动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厕所一直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此外,城区所有化粪池的清理工作周期也由半个月缩减至三天,消毒液、清洁球常喷常换。厕所里洗手液、抽纸一应俱全,哼着小曲,看着艺术画和摆放的盆栽,“方便”时更方便,体验时更惬意!(刘帝恩报道)公共自行车摆放井然有序
新闻推荐
■闻道文明,不是一时的中规中矩;创城,绝不是临时性任务。创城攻坚战伊始,我们就坚持长效常态,着眼于让文明行为形成习惯,着力于让济宁的知名度更高、形象更美、吸引力更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撸起袖...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