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主动与对面的人打招呼,你会选择哪一种称谓?这是一件小事,却困扰了我们几十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这种事情太寻常了——无论男女,成年人一律互称同志,既平等、礼貌,也温暖、大方,相当于那个时代的通用粮票。“地方粮票”更司空见惯,一些与方言、年龄、社会界别相连的称谓,也并存于市井;在不同场合,会选择通行或个例的称谓,以适应特殊环境之下的社交礼仪。
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几年,济宁城市内外,传统的工业企业林立,职工是活跃在社交舞台的主流人群。他们豪迈、爽朗的性格与气质,同样将企业文化环境中的师傅、老师称谓传递给市井。但为了消除业界壁垒,他们不称陌生人为师傅,而使用后者并儿化韵。这就是1970年代流行于济宁老城区的,充满亲和力且暖暖融融的“老师”。济宁话平翘舌不分,“老”的后面被读作“丝儿”。这词儿不指教师,而指“大师傅”“大拿”“各界高手”,即今天的大工匠,崇尚和敬仰劳动、创造、高端技术人才的意思。
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生活的提升与日趋多元化,给了济宁人新一轮的彬彬有礼。社交礼仪风貌的深刻改变,最典型地显现在地方旧俗中污言秽语的绝迹。在与外地人交集突如其来增多的境遇中,对他人尤其是外地人、陌生人的称谓,济宁人引进了京派的“师傅”、海派粤系甚至港式的“先生”。而对女性市民的专有称谓,这一时期陷入空白。“同志”仍为通称,却也同期开始淡化。在这里我们可以解读济宁文化传统的兼容并包,以及特立独行。济宁人引进了北京的“师傅”,没选中相应的“大妈”;而对江南文化的审视和取舍中,只选了“先生”,未采信“太太、小姐”的称谓。
传统文化中,主动招呼他人是出于请求、打探的需要,谦恭地“长称”对方是必然的。同志以外,济宁人平辈称哥姐、大哥大姐,父辈称大爷大娘,祖辈称爷爷奶奶,甚至因为尊礼而冠以“老”字。
最迟开启于八十年代初,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文化的履新,创业与自谋职业者的崛起和涌入,推动了互助互利群落走向社交文化平台。哥姐为代表的类亲情称呼,迅速传播。虽然它被掺入过一些哥们义气、小圈子之类的亚文化与副作用,但它的主流趋向和谐、合作,连接了传统文化的和睦与和合。
1984年,我是副刊部编辑记者,冬天的一个傍晚,主任郑重地交给我一个信封,是一份来信样子的投稿。两位济宁供销学校的烟台籍学生写来的,文中历数济宁人十大不文明行为。其中一条是济宁人爱喝酒,脸红红的从饭馆出来,在门外粘着不走,称兄道弟、手拍胸脯说,兄弟,有事找恁哥!另外9条这里省略。但在后来的多年里,仍可让我们照单检视自己。我和作者年纪差不多,被人这样说了,心里很沉重。10年后,我觉得那封信是对的;20年后,我觉得信很珍贵;30年后,我觉得应该再找出来一读。1984年就应该闻过则喜,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民群众是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我们今天对历史文化的应用与传承,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也因此,岁月对文化有着毅然决然的刚性修复与修补;而这种修复与修补,是辩证的、理性的扬弃。
2000年前后,对青年女子的小姐称谓,传入济宁尚不足十年之际戛然而止,这个探索式、过渡式的名词,在填补了一阵空白之后,像当年狂热的寻呼机一样,成为使用期最短的称谓符号。这个曾有着古今中外背景、经典与通俗境遇的称谓,最终没有被济宁人保有,甚至断然受到女性群体的抵制与拒绝。
20世纪与21世纪交接的20年,莫名其妙的成为济宁社交文明称谓的徘徊期。1990年代至今,同志称谓已被冷落、搁浅,对陌生人的称谓尚在创意中。但在新世纪以来,济宁人参照各地的普遍行情,植入了对陌生女子的专用称谓,那就是源于商业文化圈的“美女”。而这一称谓,像与之匹配的“帅哥”一样,局限于年纪稍长者相对年少者甚至未婚者使用,同时具有商业的功利性,前景并不乐观。这使社交场合对广大女性的称谓,再度陷入困窘。
济宁人始终不喜欢北京版的“大妈”称谓,倒是在八十年代原创了“大姨”概念,用于陌生的女性长辈,虽然这与济南等等城市既撞脸又撞衫,却也绝无抄袭、改编的嫌疑,确系济宁原创。济宁人不习惯称呼陌生女性长辈“阿姨”,除非小朋友会这么做,他们是不可忽视的济宁文化的未来创造者和建设者,新世纪以来,他们有一个发明,那就是父辈陌生男士一律称叔叔,即便你看上去比爸爸大很多,只要够不上爷爷级的,就绝不称伯伯。而这些可爱的小朋友,也会揣摩比妈妈年轻一些的女子的心理,尽量不称阿姨,而是称姐姐。这帮小孩,是一群聪明且善解人意的小人儿。
由于农耕文明的渊源,济宁民间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朴素的古老称谓,像闺女、大妹妹、恁姐姐、老哥哥等等,也依然为坊间乐于接受。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在今天的济宁市井,像当年的“同志”一样,闪现频率最高的称谓是“老师”。它是不是一个能够代表济宁文化渊源,概括济宁文化特质,以及本地人、外地人眼中具有可塑性的、长期的、永久的济宁名片或者济宁符号?我们要不要集思广益,在打造众多文化济宁符号的进程中,制作一份精准、精密而精致的济宁式称谓的产品?
自本周起,《文化周末》记者进行了街采和针对各界市民的专项调查,大家会有怎样的观点和创意呢?——周末特别策划人成岳
新闻推荐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付天畅马车偷偷地拉着时间老人驶过时光隧道,时间飞一样的流过。虽然时间变了,但我们的友谊团结、永远不会变……四天的夏令营转眼就过去,我们收获了友谊、爱和团结。回想往事,犹...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