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赵永峰丁大庆
扶贫先扶智,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济宁市教育局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切实把教育脱贫工作摆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地位,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工作力度,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
坚持市级协调、县抓落实,建立市、县、乡、校四级联动、层层推进、环环落实的组织领导机制。制定了《济宁市教育局关于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济宁市教育局精准扶贫责任分工表》,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教育脱贫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班子,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指导,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加强与扶贫办的沟通联络,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研究解决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加大市级教育经费统筹,重点向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加强教育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突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细化工作措施力争精准到位
实施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面完成对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按照“保基本、兜网底、促公平”的原则,加大了对济宁市贫困村的77所薄弱学校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顺利完成省定贫困村4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对省定106个贫困村的77所学校累计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把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幼儿园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行重点保障。对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通过政府办园或小学附设幼儿园、建设村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方式,实现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2017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所。
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圆满完成省定贫困生资助任务。与市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济宁市精准扶贫户学生信息档案的通知》,对16863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对全市经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3-5岁在园贫困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发放政府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200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在校寄宿生按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补助生活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营养餐补助,每生每年孤儿3650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000元、低保家庭和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0元;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对普通高中学生按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对大学生优先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生每年贷款额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生每年贷款额不超过12000元。2016年全年累计下达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市级以上补助资金4814万元,对省定贫困村5437名贫困学生实施了救助。
合理调配资源做好联建帮扶
推动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提升贫困村学校教师队伍水平。加强济宁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补充力度,全市新录用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优先充实到省定贫困村学校任教;市教育局结合自身优势,多方出力、集中发力、开展了“教师培训、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系列帮扶活动,使贫困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贫困村学校教育脱贫提供了内生动力。落实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计划。完成对省定510个贫困村172所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150所小学校长及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200余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次902人。落实学校结对帮扶、联建共建工作。出台了《济宁市名校长与省定贫困村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着重引导城镇中小学与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联建共建;组织全市城镇小学、幼儿园学校49名校长、幼儿园园长与省定贫困村村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开展了结对帮扶。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已出台了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确定了245所帮扶学校和280所被帮扶学校。开展贫困学校名师送教活动。组织优秀教师、齐鲁名师、杏坛名师、特级教师和教学能手到贫困村学校支教,建立城乡教育联盟,开展“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城乡学校到贫困村学校教师交流330人,62位济宁名师到贫困村学校送教下乡;通过名师在线、教育资源库、远程教学评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农村学校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了贫困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贫困村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落实津贴补贴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认真贯彻济宁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济政办发〔2016〕1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津贴补贴政策,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及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工资;对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绩效工资总量向乡村教师倾斜,根据教师居住地与执教的农村学校距离,由学校适当发给交通补助,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依法为教师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将公办乡村学校缴纳的教师住房公积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施乡村教师年度健康体检制度,所需费用从学校公用经费或财政中列支;落实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确保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足额发放。
深入开展联建村帮扶工作,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开展精准脱贫,驻村联户、派驻第一书记驻帮扶工作,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为主题,把精准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摸民情、解民忧、惠民生,采取各种措施,增加集体收入、帮助农户生产致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为联建村辛庄小学配备8万余元音体美卫器材,为辛庄村委会投资10余万元新盖办公住房,配备新桌凳200套、实用图书800余册、办公桌椅3套、投影仪、台式电脑、65寸液晶电视、打印复印一体机各一台,为辛庄小学门口硬化路面及排水设施800余米,帮助村委会规划健身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前夕,局领导班子分批到前往帮扶村、派驻第一书记村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及困难群众,为每户送去了油、面粉、大米、棉被等,并向每户发放资助金。目前村里贫困户全部完成脱贫任务,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武旭见习记者刘帝恩全民健身广场8月4日晚,记者跟随济宁市城市管理局执法支队来到全民健身广场,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在劝导过程中记者发现,尽管遛狗、抽烟、丢弃杂物等...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