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广华于伟
“走出去”“请进来”
小分队精准招商
开展产业招商,做好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外来资本、技术、管理、品牌与济宁优势产业有效嫁接,形成接链聚群效应;围绕各县市区特色主导产业,实行市、县、经济园区和重点优势企业联合招商;发挥企业对外合作主体作用,强化企业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推进园区招商,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加强“招院引校”,重点引进国内知名大学在济宁建设分校,设立产学研基地,打造智力资源汇集高地;开展网络招商、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委托代理招商、节会招商等。
在重点区域、节点城市围绕重点产业和目标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专题招商活动。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突出招大引强,开展“外企入济”“央企入济”“知名民企入济”等重点对接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组织小规模、专业化小分队等形式,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务求招商实效。
优化完善服务设施
提供“保姆式服务”
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环境、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水平。对产业链条发展完整、用地集约的经济园区,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给予适当倾斜。加强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投资企业依法依规上市,享受市政府扶持政策。支持投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保障企业融资需求。支持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和经济园区为企业代建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鼓励企业按照建设成本购买。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建立“集中审批”等制度,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坚持招商、营商一起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尊商、亲商、扶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一把手”负责制
重大项目“一事一议”
建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市、县领导包保推进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拿出三分之一以上工作时间外出招商、推进项目。
坚持“外引”“内孵”一起抓,对现有企业对外合作、技术改造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同样支持,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创业热情。设立一定规模的产业发展基金或引导资金,对产业集聚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项目,在产业引导资金中给予适当扶持。对重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予以支持。
引进和培养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招商引资人才。
强化督导考核,对在招商引资工作考核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未完成任务、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视情形给予通报批评。
新闻推荐
教国际友人学写毛笔字。加拿大的同学们在操场上赛跑。学习捏泥塑。一起参与课间操活动。文/片本报记者汪泷李岩松通讯员邵长瑞王东28日,加拿大埃德蒙顿...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