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课堂成为孩子放学后的好去处。本报通讯员李岩松摄本报记者孟杰
下午4点半,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绿色家园小学的孩子们陆续离校,三年级的王伟宸没在校门口等妈妈,而是一股劲跑到英语教师王坤的身边。小部队一集结,校车直接将这些孩子送到绿色家园社区服务中心。在这里的四点半学堂,王伟宸将和其他的几个孩子一起,边做作业边等待家长的到来。
孩子没人接
去四点半学堂做作业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绿色家园社区服务中心三楼是一则规范语言文字的宣传标语,在楼梯口的北侧,挂着“四点半学堂”牌子的一间教室。饮水机内已烧热的开水等待着学生娃们的到来。
“请同学们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不要随意讲话,拿出书和作业本,先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问题的可以举手问老师。”不到5点,四点半学堂的几名学生就在绿色家园小学老师的带领下到达服务中心。
孩子们做作业时,绿色家园小学的朱琳和王坤两位老师不停地在教室内走动,维持课堂秩序,方便为孩子们辅导作业中的难题。
“老师,这道题不会算。”三年级的王伟宸举手向老师求助。王伟宸的奶奶身体不好,因为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妈妈不能及时到学校接他回家,王伟宸就成了四点半学堂的一名固定学生。
“妈妈照顾奶奶吃完饭就会接我,那时候正好把今天的作业写完。”懂事的王伟宸知道妈妈的幸苦,每次都早早的写完作业等候。
接送有登记
孩子安全有保障
“三年级王伟宸的妈妈要照顾奶奶,五年级的李少卿爸爸妈妈都上晚班……”虽然四点半学堂的学生们不光是自己班级的学生,但经过半个多月的相处,朱琳已经对这几名学校学生的情况如数家珍了。
和朱琳一样,王坤也是绿色家园小学的一名教师。下班后来四点半学堂辅导学生,两人都是志愿者。“学校的年轻教师基本上都参加了,下了班轮流过来帮助”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王坤很乐意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呆在一起。
在教室前面的讲桌上,放着一小摞折叠起来的学生证和一本家长接孩子的签字薄。“值班教师会登记孩子的上课情况,随时登记学生的信息档案,与家长保持畅通的联系。”朱琳说。
“绿色家园是一个由几个村庄组成的开放式的社区。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一度成为很多家长的烦心事,四点半学堂正是针对这部分孩子和家长开办的。”绿色家园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寇宏伟称,学校遵循自愿的原则接纳辖区的中小学生,所有的教学和服务均属于无偿的。随着四点半学堂的重新启用,文体活动中心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活动室也将陆续开放。
新闻推荐
济宁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全面启动920余处火灾隐患被及时“浇灭”
消防在市区一家商场开展冬春火灾防控检查。本报济宁月日讯(记者苏洪印通讯员王振华)日前,济宁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全面启动。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结合辖区火灾防控实际,全面加强冬春火灾防控工作,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