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俐
10月28日,济宁高新区省级版权保护示范园区授牌仪式举行,高新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的创建,将更有利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释放版权资源价值,打造版权工作品牌,助推版权产业发展。“高新区拥有各类企业4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0余家,文化信息产业100余家。目前区内企业总体上来看多数对知识产权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不够,对自身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没有保护。”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高新区内企业申请国家专利1031项,同期申请版权登记的不到200件,与外地先进地区差距较大。
如今,高新区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版权登记服务窗口,将版权登记、服务、宣传和咨询融于一体,实行一站式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版权服务公司,在全区开展版权咨询、登记,实现版权服务专业化、细致化、常态化。截至今年10月,已办理各类作品登记3800余份。今后,高新区还将引进版权交易平台建设,企业可以通过版权交易平台以较少的资金,获取国内、国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新闻推荐
开幕式将揭晓孔子教育奖、少年孔子奖,文艺节目更多体现济宁元素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