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姣济宁市物资局家属院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建成的家属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小区的基础设施已尽显老旧,再加上没有物业管理,院里常年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居民私搭乱建现象较多,社区环境可谓是脏乱差。用家属院居民的话说,就是“这院不能进”。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看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区内原本私搭乱建的临时房与栅栏围墙不见了,院里随意堆放的垃圾、旧家具不见了,墙上张贴的小广告也不见了。洁净的广场、平整的路面、刚粉刷的墙面、可移动式垃圾桶让家属院焕然一新。1号楼是该家属院最早的居民楼,楼前一条5米宽的通道曾被各家各户的杂物堆得无处下脚。社区工作人员磨破了嘴皮子挨家挨户做工作,没日没夜帮助居民清理杂物、平整路面,终于将通道清理干净。
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的张继荣家在3号楼,15平方米的小屋收拾得十分整洁。她指着自家门口的一片平整的土地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停着一辆报废的汽车,楼头上堆满了沙土,只能容得下一个人推着自行车进出。创卫开始后,社区想方设法填平了臭水池,清走了大沙堆。说起创卫给院里带来的变化,老人拉起记者的手热情地说:“走!俺带你到家属院里逛逛去。以前这院又臭又乱,脏得不能进,现在干净得很,欢迎你来看看!”
新闻推荐
9月24日,济宁十五中三个校区教师在东校区会议室举行了第六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教导处领导主持了本次拜师会并宣读了第六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在热烈的掌声中,四组师徒教师分批上台,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