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逼婚:对局里的爱与伤

来源:今日周村 2016-06-08 17:5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栋

随着闹婚、文明婚礼等各种婚姻话题的屡屡抛出,“逼婚”也正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一个公众话题。处在逼婚攻势一方的父母们只有一条准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则变成了反逼婚,成为这场对局中的守势一方。来自父母的困惑与不解,来自年轻人的渴望被理解,双方的隔阂开始加剧,对抗、冲突、指责,甚至伤害,逼婚与反逼婚就此展开一场拉锯战。

能不能不要逼我?

自信、开朗、健谈、热情,这是周围同事和朋友对25岁的张恩慧的印象,所以她身边总是少不了一群朋友。然而,大家并不清楚,这个人前乐观阳光的姑娘背后,其实也有备受压抑和煎熬的失落感,而这份孤独和失落恰恰来自于本该给予她最大支撑的父母。“每天回到家想好好歇歇,我妈就贴身保镖般跟着我来回走,唠叨从来不停,每天就是催我找对象。”张恩慧表示,自己才25岁,谈对象还早。而对于这种想法,父母一直在给张恩慧全力纠正,“25还小是吧?你以为你可以拖到30?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能打酱油了。你再看看你那几个表亲,哪个像你这么不争气,人家哪个不都是早早结婚?”妈妈总是有多个实例论证自己的观点。起初张恩慧会强忍着,但后来有几次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张恩慧以工作忙为由选择搬离这个曾经温馨的家,暂时和朋友租房住,尽管她依旧深爱着父母,可是她无法面对父母逼婚的现实。其实,对于张恩慧孤独的内心而言,她心理上怀念和深爱的,是那个曾经的家和曾经的父母。

被逼婚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张恩慧备受指责的情况相似,济宁人赵铎也没少遭遇爸妈的逼婚,含沙射影、直言催促、冷嘲热讽、甚至下最后通牒,“结婚”已经成了整个家庭的第一要务。“去年我妈为了逼我快点结婚,直接向我摊牌,如果过年还不找女朋友就别回家。”赵铎回忆说,“我妈说,‘30还不找媳妇?30还这么让人不省心,你就是60,我也是你妈,你也得听我的。对你咋就有操不完的心,啥时候你才能让山东省省心啊’电话那头妈妈直接嚎啕大哭起来,没办法自己只能安慰她。”到了临近过年,为了怕老家亲戚追问,赵铎一个人留在周村过了个落寞的新年。后来,父母赶来周村和他一起补上新年的团圆,这让赵铎倍感欣慰,欣慰之余,父母又开始唠叨起结婚的事,“铎啊,你这混了30年了,啥也没混出来,连个起码的媳妇都没有,你都快成‘赵光腚\’了。”父亲简短的讽刺里饱含了期盼,也浸满了无奈和无助。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被逼婚者都有着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工作也非常体面光鲜。然而,在处对象方面临时落后的现状让家长对他们产生了紧迫的催促。“这么优秀的姑娘,我就不信没人要?”“你和妈说说,你为啥不找对象呢?再不找就找不着好的了。”“你身边怎么总是那几个男的,你是不是取向有问题?”“你要再不结婚,我这老脸就连个腚都不如了,你让我怎么往人前站?”……父母在逼婚中,想尽各种语言,穷尽各种招数,数落、指责、逼迫,一句比一句直白,一句比一句严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就此疏远,隔阂,甚至变成对立冲突的矛盾。

能否考虑下家长的感受?

被逼婚的“孩子”在渴望被理解的同时,纷纷感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无法和父母融合。而父母的内心也分明游离出一种真实的失落、迷茫甚至恐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紧迫感也渐由心生,一旦孩子大龄未婚,这总会成为父母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也由此极易产生莫名的内疚和亏欠心理。

“从上初中我就在孩子耳边吹风,不允许谈恋爱,甚至不允许和女孩走的太近,后来上了大学,儿子喜欢上一个聊城姑娘,不敢追。我和他爸就苦口婆心地叮嘱孩子一定不要谈。两个异地的人将来肯定要分,再说对方家庭啥条件咱也没数。后来,儿子一直都没谈过恋爱。”谈及过往,家住朝阳花苑的王阿姨表示,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管的太严,后悔没让孩子大学时恋爱。“我感觉儿子对女性不太感冒,我怀疑我儿子是不是取向上发生了偏差。”王阿姨甚至产生了过分的担忧,因为她曾无意中听儿子说起过有同学是同性恋。而看着身边亲戚、同事的孩子陆续结婚,每当有人问及自己的孩子,王阿姨总是感觉有些抬不起头。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心理上的失落感,这些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困惑不解,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急切的焦虑感。“孩子再不结婚,还得等到啥时候,年纪大了影响生育质量不说,趁我们现在年轻,还能帮他们把孩子带大,过几年就是有心也不一定有那体力了。”同样为孩子迟迟没有对象而发愁的张阿姨的话语,让记者明显感觉到,逼婚的背后其实是逼着生娃。

受访的15名父母中,其年龄从48岁到66岁都有,对于这些“不争气”的孩子,他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有操不完的心”。于是,红娘手里的资源的就多起来。航东生活区的刘阿姨是位热心的红娘,手上还压着几个大龄姑娘的资源,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但“就不知道啥原因找不到对象”,这让身为红娘的她也很头疼。“先恋爱再结婚?都多大了还恋爱,那都是年轻人的游戏。”“可不,最后还不一样过日子,咱这一辈有啥感情基础,也不懂啥叫爱情,但我们不也照样过的好好的。”“就是,跟谁过都是过。”在刘阿姨的门头上,几名阿姨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博弈之中该多些沟通

原本神圣的婚姻,却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逼婚与反逼婚变成了一场矛盾的拉锯战,双方之间的互不理解逐渐加深、碰撞和矛盾愈加激烈。而这个看似隐性的家庭问题,其实也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共同矛盾,逢年过节也必然成为亲朋好友的共同话题。

于父母一方而言,他们埋怨孩子自私、不成熟、不顾及老人的感受等等,因为在父母看来,结婚完全不是孩子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一个家族的薪火相传,这牵涉到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同时,这也是两个家族的事情,既草率不得,也拖延不得。所以,当孩子对于结婚“无动于衷”时,家长便开始想用各种方法,无论旁敲侧击、施加压力、冷嘲热讽,还是冷暴力,他们总是处于急切急迫的心理状态下。而于孩子而言,他们则抱怨,人至成年依然不能自由选择生活和婚姻,相反自己过多的压力和束缚多是来自父母。在子女看来,在家里父母太过强势,太过唠叨,根本没有共同语言,不少人坚信的“有情饮水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感至上原则,却被父母的“门当户对”或是搭伙过日子的理论冲成泡影。

然而,跳出这个迷局,我们看到,在这场对局和博弈中,看似强势的父母其实是弱势的一方,除了苦劝、哭劝、旁敲侧击等手法,日渐年迈的父母已经再也无法“支配”自己的孩子,他们已经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听话的“乖乖”,相反,孩子们却更多的是抱怨和不解。父母的感觉总是“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孩子则感觉“你每天看着我长大,但你是否了解我内心矛盾的对话,你板着脸孔,不屑的对着我看。”矛盾的双方本该多些沟通,多些理解,我们需要的是坐下来、静下来,既然抱怨和争吵无济于事,何不以体谅、对话的方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

■相关链接

反逼婚广告令人深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北京最繁忙的交通枢纽、日客流量10万、广告价格最高的东直门地铁站,春节前夕,出现了这样一幅海报:海报上的圆脸娃娃笑眯眯地抱着硕大的爱心,爱心里是一封写给父母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这是首个反逼婚广告,希望能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影响中国。

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则反逼婚广告的设计者米果,妈妈一手给她众筹钱,一手戳着桌子,指责她大逆不道:你做这种事情,小心被雷劈,过年时别让亲戚知道,会被骂死的!

婚恋自由,禁止任何人包括父母的干涉,这是人们都知晓的道理,更是《婚姻法》所赋予的权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自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她们更期待完美的爱情、志同道合的伴侣,否则,宁可等待,也绝不想找个人只为传宗接代“凑合”过一生。无数婚恋的事实也告诉我们,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来自于趋同的价值观,“凑合”往往会有麻烦。但是,家长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从而与子女开始了逼婚与反逼婚的“战争”。

当然,这场“战争”的最终,往往还是儿女们获得胜利,毕竟,婚恋自由是社会进步的潮流,任谁也不可能轻易阻挡;另一方面,“逼婚”也是出于父母对儿女的拳拳之心,眼看着子女“不从”,家长们最后也唯有一声叹息。

而纵使子女们赢得胜利,面对家长的伤感,也没有愉悦可言,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如何才是破解之道?唯有沟通。在与家长传统观念相悖的时候,无论是租友回家过年抑或其他方式,都只是权宜之计,真正需要的还是通过沟通争取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

如此,“反逼婚广告”恰恰提供了一个契机,使得全社会再度认真反思,并寻求和解之道。   □ 转自人民网

新闻推荐

自费出书4本倾尽所有,盼望10本作品尽早面世,“书痴”赵哲——风雨兼程“书”写无悔人生

...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逼婚:对局里的爱与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