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梁山新闻 > 正文

梁山有个家喻户晓的“不老松”艺术团 义务送戏下乡千余场

来源:济宁晚报 2018-11-02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伟栋 摄影记者 董绍进 通讯员 尹训池

没有专业的化装师、没有绚丽的演出服装,靠几个话筒和简易乐器音箱,一场精彩的山东梆子正在郑庄村“不老松”艺术团内上演。组织这场戏剧演出的“掌门人”是梁山县韩岗镇郑庄村村民张兴菊。自2015年“不老松”艺术团成立以来,他们几乎走遍了梁山县每个村庄,至今已组织义务演出千余场。

2015年,大病初愈的张兴菊正在家看新闻,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引起了他的关注。于是,张兴菊组建一个民间艺术团,义务送戏下乡,既能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发挥,又能给老百姓带去欢乐。既然想了那就干起来,张兴菊找到几位热衷戏曲的老友,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场得到大家的赞许。不仅如此,当地文化站站长得知此事后,还给他们艺术团起了个名字——“不老松”。

3年来,从拳铺、韩岗、韩垓镇到梁山、汶上县城,国庆、重阳、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张兴菊带着他的“不老松”艺术团几乎唱遍了梁山县每一个村庄,每年平均演出300多场次。尽管条件艰苦,但看到那么多村民喜欢,一切付出都值得。“现在我们艺术团不仅表演传统戏曲,还响应当下政策,自编了多个戏曲节目,比如《免彩礼》、《孝母亲》等。”张兴菊说,每次送戏下乡,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赶过来听,有时候听完一场不过瘾,还鼓掌要求加演。“农闲时我们经常过来听戏,感觉唱的比电视上还好。”郑庄村村民韩大爷说,自己年轻时就喜欢听戏,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听戏,让他农闲时的生活丰富起来。

从开始的十几人到目前的三十多人,如今整个艺术团成员平均年龄70多岁。尽管是义务演出,但大家对唱功却毫不懈怠。久而久之,艺术团在方圆百里小有名气。许多村子和社区也开始邀请他们演出。目前,“不老松”艺术团正在准备11月3日去水浒才艺大舞台的演出。

新闻推荐

我心中的女神

我心中的女神,不是漂亮的影星、歌星或模特,也不是财大气粗的女强人,而是相貌平平、生我爱我的母亲。我母亲生于“民国”六年...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梁山有个家喻户晓的“不老松”艺术团 义务送戏下乡千余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