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周淑影“乱扔乱丢垃圾的人少了,公园变干净了,园内破损的设施都给修好了,还新刷了文化墙,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咱老百姓的素质”,正在星湖公园内锻炼的一位老大娘高兴的说。今年以来,金乡开展了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把提高民生福祉作为创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该县各街巷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
“墙”话文明传递新风
漫步在小城的大街小巷,一面面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文化墙让人们忍不住驻足观看。“文化墙很漂亮,优化了环境的同时,这些画面也随时提醒大家进行行为比照,不仅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讲文明、讲礼貌,也让大人们的文明素质得到提升”,驻足的人们赞赏地说道。
据了解,金乡在全县范围内开辟了多处集文化、宣传、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文化墙,让每面墙都开口说话,让每一位市民在时时受到文化熏陶、接受教育的同时,文明新风也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此外,金乡还充分运用400余个沿街商户的LED电子屏、户外大型电子屏等,全天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宣传标语。同时,制作宣传车8辆,更换了奎星路、文峰路等路段的道旗、路名牌、便民张贴栏创城标语400余个,在大型超市、学校附近等人员密集场所增设1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公益广告,户外公益广告设置率达到40%以上,营造了人人关心创城、人人支持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
创城路上你我同行
“叔叔您好!请您按交通灯标志行走,横过马路请走斑马线,请您支持我们金乡县的创城工作,谢谢!”这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关校区的创城小志愿者们在对市民进行文明劝导。他们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手持交通文明劝导牌,在十字路口人行道两端协助疏导交通。
在金乡县城的每个路口,都有一批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来自于各机关单位、各个学校,部分志愿者已然成为创城路上的主力军,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行为,既协助了交警疏导交通,也极大地提升了金乡市民的文明素质。除了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外,该县还在多处路口增设城市交通隔离护栏,规划停车线,减少了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发生,改善了交通秩序。据悉,金乡已在主要路段划停车线20350米,规范非机动车辆50880辆次,累积投入资金20万余元。同时,还将在城区主干道设置禁停标志216块,城区所有路口设置禁止大货车进城禁令标志牌30块,对城区主干道全面实施道路交通标志线。
“面子”“里子”双抓双赢
“以前盲道坏了之后,就用普通石板砖代替盲道砖,导致盲道缺乏连续性,现在好了,石板砖全部起出,更换成了全新的盲道砖,盲道又恢复了它的作用”,市民王先生指着新铺设的道路对笔者说,不止是盲道,城区主次干道、巷道及人行道都铺装一新,道路平坦、花砖整齐、通行顺畅,可谓是旧貌换新颜。
如果说城区主要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么小街巷就是“里子”,为打造整洁、靓丽的市容环境,金乡“面子”“里子”两手抓。“以前的小街巷脏乱差,很不美观,现在小广告被清除了、流动摊位没有了、道路拥堵现象消失了”,看着整治一新的向阳街小街巷,市民很是满意。为抓好环境综合整治,该县实行“定点定位定责”管理,以“对照标准、兜住底线、拉升标杆、创出亮点”为要求,零容忍、出重拳、使硬招,让市民切实看到了变化。创城活动以来,共拆除违章广告800多处,清理落地灯箱900多处,清理乱悬乱挂、玻璃贴等17460余处。规范整治金山街、文峰路、奎星路等十条街道占道经营2000余处、规范占道经营4687处、流动摊点1400余处,清理游商1344处。
新闻推荐
盼了77年,就想对恩人说声“谢谢”96岁菏泽籍抗战老兵上央视《等着我》节目寻找救命恩人,终于得偿夙愿
96岁抗战老兵王显聚上央视《等着我》节目寻找救命恩人的视频近日在微信圈内广泛传播,时隔77年老人再次与恩人相聚的场面令人动容。视频中一身戎装、佝偻身躯、持山东口音的王显聚原来是咱菏泽人,现...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