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霄(菏泽单县)
在单县城东,与江苏丰县、山东金乡县交会处,我家算得上一大家庭,祖父兄弟四人,姐妹两人,父辈兄妹七人,其中兄弟五人,到了我这一辈,更是人丁兴旺,占具了整个村庄的三分之一人口。
祖父特别喜欢人,当然对我的几个哥哥姐姐也很喜欢,只是他们常常惹他生气,他会子乎者也训斥他们,然后了事。祖父在我们村里不是辈份最高的,但是年龄最大的,经历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不但见多识广,还识文断字,从史书上学到不少教子治家的方法。祖父学识渊博,能背诵老子和庄子的许多文章,附近村子里发生的不好解决的事情,都来请教他,他也十分乐意帮忙,很多比较棘手的事情在他的建议下都能妥善解决。所以,在我们这周围几个村子里,他十分有威信。
祖父一生信奉老庄思想,特别是人们的生存权利,最看不贯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压
榨,极力主张人
人平等。他把这一思想一 直贯穿到治家的理念中,不能容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要求整个家庭要和睦相处,相互融洽,互敬互爱。记得二哥因一点小事把四哥暴打一顿,他知道后十分生气,惩罚二哥双膝跪地整整两个小时。所以我们家兄弟几个一直到现在都还相互帮衬,邻近村庄的人很羡慕。
解放前,祖父已年纪不小了,但仍然推着“红车子(当时一个轮子的推车)”上前线支援淮海战役。他经常用李白的诗句教育我大哥“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在他的鼓励下,我大哥十八岁就上了前线。
由于老庄思想在祖父脑海里根深蒂固,他在管理家庭的事务上也采取无为而治,家族的大小事情都由大伯带领父辈们自行解决。
在求学方面,祖父对后辈的要求相当严格,在大伯父的带领下,几个父辈都熟读了四书五经,二伯父曾教过多年私塾。到我们这一代,几个兄长正赶上“文化大革命 ‘读书无用论\’”的浪潮,学习文化的热情受到很大打击,但祖父对我几个兄长的学习要求丝毫没有放松。“既然在学校学不了东西,就在家里学,我来教你们。”几个兄长就在祖父的书房里跟着祖父学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等天书一样的文字。而我从小就接触到了文言文,上学后,对课本中的文言文领会得相当快,一直受到老师的喜爱。
祖父对我们家族的家风家训相当满意,临终前,他一直不闭眼。大伯父十分理解他的意思,把我们家族老小全找到,齐刷刷地跪在他的病床前宣誓:“承传优良家风,摒弃世俗风气,创建和谐家庭。”祖父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随着时间推移,我家父辈们也都相继离世,大伯父家的大哥已南下在贵州落脚,很少回家,我们家族现在由二伯父家的哥哥掌管,仍然沿袭祖父留下的治家理念,把整个大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
大伯父把祖父遗留下的大中堂 “忍”字悬挂在他居住的堂屋里,每每看到这副中堂,大伯父总是沉思良久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