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城市大蒜零售价格超过每公斤20元,多地大蒜价格同比上涨90%以上,不少人惊呼“蒜你狠”卷土重来。“新华视点”记者在山东金乡、河南中牟等大蒜主产区调查发现,受天气影响大蒜产量下降、供应量减少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但在看涨预期下,游资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已部署山东、河南、江苏三省大蒜主产区开展大蒜价格巡查,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储存商、批发商进行提醒告诫,并对大蒜冷库出库、批发等环节进行摸底调查,发现串通、哄抬等价格违法行为,将迅速予以查处。
有拆迁户用补偿款炒蒜
山东省金乡县是“中国大蒜之乡”,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蒜商汇集于此、撮合买卖,主导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蒜价格。“今年大蒜价格涨得太快了,几乎一天一个价。”金乡县丰盛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隋云玉说,5月份鲜蒜上市时,地头收购价为每公斤4元至5元,6月份干蒜价格涨到每公斤9元至11元。此后,大蒜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已涨到每公斤约14元。据金乡大蒜专业批发市场信息中心监测,近期,大蒜的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3.25元,去年同期为每公斤6.9元,同比上涨92.03%。
河南省中牟县也是大蒜的主产区之一。中牟县冷藏保鲜协会副会长校三保从事大蒜生意已经30余年,“蒜价从7月份开始快速上涨,目前批发价已经涨到每公斤13元,同比上涨九成以上”。
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秘书长、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会长杨桂华说,产量下降、供应量减少是这轮大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市期,全国大蒜总产量较去年相比减少20%左右。
在大蒜减产的市场背景和蒜价上涨的预期下,许多游资进入大蒜市场。“一些大的投机商在大蒜上市前会到全国主要大蒜产地考察、收集信息,如果大蒜面积减少了、减产了,就开始囤积大蒜,一出手就是三四万吨。”从事了38年大蒜生意的中牟县冷藏保鲜协会会长刘少臣说。校三保说,今年,中牟县的一些拆迁户拿着补偿款投到了蒜市,一名拆迁户存了60吨蒜,前几天卖出去挣了20万元,利润率37%。
经纪人炒蒜获益上百万元
金乡、中牟等地多名蒜商告诉记者,大多数蒜商收购大蒜后,储存一段时间达到预期盈利后即卖出,然后再根据行情进行新一轮操作,一轮一轮滚动赚钱。比如每公斤5元收购,过段时间每公斤6元卖出;然后过一段时间以每公斤6.5元收购,再以每公斤7.5元销售,如此反复。
这种方式在中牟县大蒜经纪人毛小安眼里就是“炒蒜”,他已从业20年,今年通过“炒蒜”获益上百万元。
“‘炒蒜\’并不是什么行业秘密。有时一批蒜在冷库里不动,就被转手好几次。大家在涨价的预期下疯狂买进卖出,每转一次,价格就涨一次。”毛小安说,“也有那种五六月份收购大蒜后放到冷库中储存,等着来年一次性出售这样赌徒式的蒜商,但这样做风险极大,可能一夜暴富但更多时候是一夜赔光。”
如何破解游资乱市
专家表示,大量游资涌入大蒜市场,甚至有大户动辄投几亿元囤积数万吨大蒜,加剧了市场短缺,造成价格异动,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政府应当用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干预。刘少臣说,政府应当重点关注、查处“炒蒜”大户,因为他们囤积量大,小户是跟着大户跑的。对于那些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囤积拒售等加剧市场供应紧张的行为,要严厉打击。
专家建议,政府应建立大数据库,动态监测全国大蒜主产区的种植、生产、销售、库存、出口等情况,动态发布数据,增加市场透明度,减少炒作空间。许多专家表示,最根本的还是应采取措施稳定种植面积和产量,如推行大蒜价格保险,降低农民种植大蒜的风险,稳定大蒜种植面积。
“信息不对称也是农民种植收益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政府应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公开披露,引导农民按需种植。”刘少臣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春检期间,为了将白天停电检修给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3月20日零点,国网金乡县供电公司组织5名变电检修班工作人员对35kV高河变10kV#1进线隔离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