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利民杨清国刘建新
本报通讯员王超
10月21日,由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金乡县实验小学主办的“国粹伴我成长”2016年校园京剧展演活动举行。
在演出现场,金乡县实验小学京剧社团的小学员以及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的教师们为观众们表演了《贵妃醉酒》等传统经典剧目,以及《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白毛女》、《金山寺》等现代京剧选段。他们的演出美轮美奂,精彩绝伦,充分展示了“京剧进校园”艺术教育的成果。观众的喝彩、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京剧展演以金乡县实验小学京剧社团首次编排的“折子戏”系列为重点,比“京剧片段、选段”的演出难度更大。所谓“折子戏”就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情节完整;而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从形式上看,京剧折子戏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京剧的艺术特征,即生、旦、净、丑的不同行当,唱、念、做、打的基本四功。为进一步提高京剧艺术教育的水平,2016年夏秋两季,山东艺术教育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李强及其教学团队二十余人,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编导朱登、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盖学泉等京剧艺术顾问等,多次来金乡县进行了京剧教学指导工作。他们针对《白蛇传·金山寺》、《沙家浜·智斗》折子戏进行了精心编排,手把手指导,把众多角色的表演片段组合成了连贯、完整的折子戏,使京剧舞台整体成效得到了提升,节目效果也得到了非常完整的呈现。
据了解,“京剧进校园”活动是金乡县探索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011年12月,“京剧进校园”活动在该县实验小学启动,以面向全体学生“熟悉京剧,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素养”为目的,旨在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和京剧艺术欣赏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金乡县教体局多次邀请省京剧院专家定期对全县音乐教师进行培训,积极倡导各学校成立京剧社、京剧活动小组等组织,大力推广京剧文化,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也是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成功实践,成为该县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力助推剂。中央电视台专程在现场进行了录制,这是该县校园京剧连续第三年走进央视。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为进一步做好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工作,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假期,金乡县司马镇团委联合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七彩假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