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20多家主流媒体与省市非遗专家、知名新媒体、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一起赴金乡采访、体验其非遗原生态保护传承成果以及“一乡一艺”的新模式,助力金乡打造“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
金乡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金乡街道四平调展演现场、在司马镇山东落子非遗展演现场、在高河街道鱼鼓非遗展演现场、在羊山镇金乡花鼓非遗展演现场,优美动听的曲调、激情高亢的唱腔、古朴浑厚的鼓乐让每位群众都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吸引和折服。感受非遗文化的同时,在诚信广场、金水湖湿地公园、成功果蔬集团、羊山古镇军事旅游区、金平湖风景区体验诚信文化、生态文化、大蒜文化、红色文化在金乡的交相辉映。
金乡县历史源远流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大蒜之乡、诚信之乡、长寿之乡,全县具有挖掘整理价值的非遗资源就有300多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2项、县级非遗项目66项,涵盖了传统戏剧、手工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曲艺等7大类别,其中戏剧曲艺资源尤为丰富,素有“书山曲海”之美誉,是山东省出了名的“戏窝子”,不仅有金乡四平调、两夹弦、豫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戏种,还有山东落子、山东渔鼓、山东琴书、简板大鼓、金乡花鼓戏、梨花大鼓、坠子、山东快书、快板等近10余种曲种。其中金乡四平调、“山东落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山东渔鼓”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两夹弦、山东琴书、简板大鼓、金乡花鼓等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山东梆子、柳子戏等被列入县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
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金乡县更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开辟出新模式。金乡县在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时注重原生态保护,强化活态化传承,并创造性地提出“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的理念,弘扬以非遗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并将非遗项目挖掘与惠民工程“送戏下乡”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艺”的保护传承模式。2015年,金乡县还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
新闻推荐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师生赴羊山举行祭扫活动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郝然见习记者贾凤鑫4月1日上午,济宁学院附属小学1000余名师...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