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韩洪波王伟“你家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有哪些?”实施***,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数量和情况。建档立卡被列为金乡县***工作的“一号工程”。为此,金乡县对全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识别情况进行全面核查。金乡县扶贫办负责人说,建档立卡、找准“穷根子”是手段,在此基础上确定帮扶措施、开对“药方子”、引导农户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扶贫地图在手,帮扶工作更得心应手
在全县***攻坚会议后,金乡县羊山镇帮扶干部李士海便被派到了巩堂村。一到村里,驻村干部给了他一份民情档案和民情地图,哪家哪户什么情况、位置在哪儿,详尽清楚,这让他很快知道哪些人需要帮助、应该怎么帮助。
实施***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数量和情况,建档立卡被列为金乡县***工作的“一号工程”。金乡县组成91个精准识别工作队,共计识别出贫困户10567户,贫困人口18630人。
高河街道周油坊村的贫困户胡保贵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二亩耕地和喂养的几只山羊,生活艰难。自***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包保人员及时对接,和胡保贵一道共同查找致贫根源,研究脱贫方案,本着发挥特长、用其特长的原则,制定了畜牧养殖脱贫计划。包保人员还为胡保贵送来了养殖技术书籍,联系了畜牧专家,搭建了标准的圈舍。“有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帮扶,我们的日子有了盼头。”看着新出生的几只小山羊,胡保贵对脱贫充满了信心。
企业家积极回馈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近几年,金乡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大幅提升,贫困的群众在减少,但是贫困的程度却在不断加大,全县8410户贫困群众是低保户,许多是孤寡老人、伤残病人,占贫困总户数近78%,单一的救助手段很难起到脱贫的效果,必须上下联动、多方联合、精准发力。
通过财政资金,金乡县让绝大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并采取灵活手段,确保持久脱贫、不再返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帮助就业增加收入,做到扶贫与扶志并举,各园区企业工作岗位重点向贫困人口倾斜;对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落实好各项创业政策,强化培训引导。对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的贫困人口,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应急救助,一手研究持续增加收入的帮扶办法。同时,该县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组织和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开展“救助贫困儿童”、“联姻帮扶”、“爱心大家行”、“爱在金乡”等一系列活动。此外,号召企业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爱心助学、助残、助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凝聚起救弱扶贫的强大合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武旭通讯员苏培银家住汶上县的臧大姐患有轻微的精神障碍,3月13日,臧大姐骑着电动车出门后就迷了路,在路上“骑行”了两天后,她竟然神奇的从汶上跑到了金乡,...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