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金乡新闻 > 正文

“好村民”郭长顺 七旬现代版“愚公”义务修路近20载造福乡亲

来源:黄海晨报 2015-06-03 14:22   https://www.yybnet.net/

哪里路不平,哪里就有他。在民风淳朴的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高河街道郭洼村,只要说起郭长顺,乡亲们言谈间无不充满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夸他是个“大好人”。年过七旬的郭长顺坚持为群众义务补路,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泥巴路到坑坑洼洼不平整的水泥路,从地排车到手推三轮车再到电动三轮车,他近20年用坏了十多把铁锹,满手的老茧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平凡老人的不平凡故事。2015年3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二十多年前,郭洼村的大街小巷还没有硬化,道路坑坑洼洼,难以行走。村民都过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日子,特别是雨雪天过后,道路更是泥泞不堪,老人们经常会摔伤。孩子们上学放学,都得有大人接送才行。郭长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萌生了修路的念头。1996年,为了方便村民通行,郭长顺便开始了他义务修路历程,而这一修就是近20年。

从下定决心修村路的那天起,郭长顺便一有空就推着整车的小石子、废砖头,哪里有坑补哪里。于是,郭洼村的路上就有了这样一个背影:略微有些驼背,推着手推三轮车,车上堆满砖头、碎石、沙土,看见路上有坑,就蹲下来把坑填平。

这些年,郭长顺用坏了10余把铁锨,从地排车到手推三轮车,再到电动三轮车,老茧爬满了他的双手。如今,郭大爷70多岁了,仍在修修补补。熟悉他的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称他为“现代版的愚公”。

每一次填好一个坑,整平一段路,看着行人安全顺畅地通过,老人脸上都会洋溢起满足的笑容。其实在老人满足的笑容背后隐藏着艰辛的汗水。据他的儿女讲,夏天,老人顶着骄阳干活累得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雪一停,他就扛着锄头和铁锨来到路上,顶着刺骨的寒风,挥动铁锨铲雪,时间长了,手和脸都冻得红红的……

时间长了,看到村边的道路铺平了、路好走了,家人和村民都享受到了老人修路为大家带来的种种好处,大家伙儿不仅理解了他,还帮着他一起修路。原先不支持他修路的儿女和他一起干活,就连原先一些不理解他的村民也被老人的义举所感动,纷纷加入到了修路的行列中。

(据中国文明网) 

新闻推荐

济宁市场发现劣质工业盐冒充食用盐

本报讯(都市晨刊通讯员解静张伟)随着元旦的临近,济宁市不少商家开始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赚上一笔了,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百姓积攒年货的心理,干起了一本万利的贩卖私盐...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村民”郭长顺 七旬现代版“愚公”义务修路近20载造福乡亲)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