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伟栋曹俐通讯员刘丰收慈祥的微笑、硬朗的身板……是百岁老人高姬氏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5月11日,记者来到金乡县金乡街道高尚社区的百岁老人高姬氏家中。1914年出生的高姬氏老人,今年已经101岁,不但身体健康,而且眼不花耳不聋,一辈子几乎没生过病,如今已是五世同堂。提起老人的长寿秘诀,老人说,心态的平衡、家庭的和睦最为重要。
不戴花镜就能“穿针引线”1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这位百岁老人的家中,刚走进老人家的客厅,茶几上摆放着还未吃完的蛋糕,老人告诉记者,这是“母亲节”时,孙子特意给定制的。今年101岁的高姬氏育有三女一儿,家庭中共有68位“小辈”亲属,是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与其他耳背眼花的老人不同,儿媳韩玉华告诉记者,婆婆不仅耳不背眼不花,而且思维特别清晰,记忆力也很好,不戴老花镜就能穿针引线。“别看婆婆年龄已过百岁,眼神可好着咧,还要露一手绝活‘穿针引线\’给你们瞧瞧呢。”韩玉华说,这小小针穴别说一般老人,像她这样的中年妇女到了眼花耳聋的年纪,平时干针线活都要戴上老花镜,否则穿针时根本看不清。谈话间,只见老人拿起针线,把线放嘴里抿了一口,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搓一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娴熟地把线穿进了针穴,前后也就十几秒的时间。穿完针,老人笑着对记者说:“怎么样,我眼神不错吧。不要看我年纪这么大,偶尔缝缝补补还是可以的。”
“心态好”是最好的长寿秘诀“三餐规律、心态好、家庭和睦最重要。”谈起老人的生活起居,韩玉华告诉记者,老人一年四季很少生病,偶尔的天冷咳嗽两声也只是吃点药,几乎没打过针。前段时间,社区体检,老人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时,韩玉华告诉记者,老人性格好,从不生气发火,心胸宽阔,每天对谁都乐呵呵的。生活作息时间也很规律,每晚8点左右就上床睡觉,早晨7点准时起床,自己就能洗漱整理。“每日三餐饭量不大,都以清淡食物为主,不吃辣不吃咸的食物,而且老人年轻时吃饭就细嚼慢咽,这也是雷打不动的习惯。”面对记者追问的长寿秘诀,高姬氏老人说道:“我也不懂啥养生秘诀,只是平时吃饭口味偏淡,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
老人的侄子告诉记者,其实老人长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韩玉华的记忆里,老人没有跟任何人吵过架,总是很和善地与人交往,很受人尊敬,常常有邻居串门来找老人聊天。虽然,百岁老人高姬氏周围几乎没有了同龄的朋友,但也有很多60多岁的“老人”常来家“做客”,老人也很乐意跟他们分享“长寿经”。
今年101岁的高姬氏仍能穿针引线
新闻链接金乡争创“中国长寿之乡”2014年8月,金乡县被评为“山东省长寿之乡”,成为全省第八个省级“长寿之乡”。据金乡县老龄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金乡县有百岁老人65人,90岁以上老人达到2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39%,80岁以上老人达到1856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7%,全县平均寿命78.93岁。今年,金乡县力争成为“中国长寿之乡”。
目前,金乡县全部免除了70岁以上老年人新农合个人交纳费用,对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免费健康查体,并建立规范化档案。对全县80至89岁、90至99岁和百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按照每人每月10元、50元、4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补贴。另外,全县4000余位6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记者曹俐刘伟栋通讯员刘丰收)
新闻推荐
金乡县国税局胡集分局以推行“痕迹化”管理为契机,对税收征管、纳税服务、行政审批等办税流程进行台账式管理,进一步明确征管服务责任,落实个人绩效管理,在提高干部队伍工作...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