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被姨夫骗进传销窝点,奇特“上课”经历让人哭笑不得■只身逃回,亲情、无奈还有“发财梦”全被丢在千里之外
■见习记者武旭
11月2日,金乡县的小赵接到在外打工的姨夫陈传福的电话,称他在广东承包了一条服装分拣线,生意繁忙要小赵过去帮忙,并许诺他“月入过万”。考虑到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兴冲冲的小赵随即赶到广州。可没想到的是,到了广东后,姨夫口中说好的“带你发财”却变了味———小赵直接被带进了一个传销窝点……12月8日,记者见到了费尽千辛万苦逃脱虎口的小赵,听他讲述了为期半个月的非人经历。
工厂在广东,咋一夜间到了广西?
12月8日,记者在金乡县一家乡镇机械厂见到了刚刚下班的小赵。说起一个多月前的经历,他仍然有些哭笑不得。原来,大学毕业后的他找了几份工作,但不是嫌待遇低就是嫌工作累。接到陈传福的电话时,他正好刚辞了工作,听说有这样的好机会,他马上表示自己要过去。得知小赵要来后,陈传福热情地定好了火车票。
11月2日晚上7点多,小赵到达广州火车站,陈传福早已在出站口等候。一见面,陈传福就把小赵手里的行李拿了过去,并一起吃了晚饭。晚饭后,陈传福告诉小赵工厂距离市区很远,需要坐客车前往。随后,陈传福带着他摸黑爬上了一辆长途客车。
“主动给你买车票,就是为了能控制你的到站时间,然后再让你连夜坐客车,一般人就很难注意到底跑了多远的路。”小赵告诉记者,直到凌晨3点被陈传福叫醒时看到手机上的一条短信,让小赵心里打起了鼓———广西岑溪移动欢迎您!“说的厂子在广东,怎么跑到广西来了?”小赵尽管满心疑虑,但还是没有多问。“这个姨夫就住我家后院,从小特别疼我,我们感情很好,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会骗我。”
出了车站,陈传福带着小赵在小巷子里绕了半天,敲开了一栋民房的门。门刚打开,小赵就差点被浓烈的脚臭味熏倒,四人一间的小卧室里除了几个塑料板凳再无任何家具,被子更是显得肮脏不堪。碍于情面,小赵只能勉强和衣睡下。
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只剩下了陈传福。他给小赵搬来一条凳子坐下,严肃地说,他已经把服装厂的工作给辞了,因为发现了一个更有前途的行业。这次叫小赵过来,就是为了给他提供机会,一起发财。随后,陈传福打开卧室门,毕恭毕敬地介绍说:“这是我们行业内非常优秀的导师张总,下面就由他向你介绍一下这个优秀的行业。”
小赵看着眼前这个一身劣质西装、满面油光的张总,忽然心里发凉。“完了,这怕是进了传销窝了!”
满嘴跑火车的“1040阳光工程”
“知道国家的‘1040阳光工程’吗?”眼前的张总开门见山问了这么一句。看到小赵一脸不解,张总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他告诉小赵,他们从事的绝对不是传销,而是所谓的“1040阳光工程”,是前国家领导人耗资数百亿人民币从外国引进的一种销售模式,叫做“连锁经营”,目的是聚集农村闲散资金、培养2000万农民企业家。而他只要缴纳69800元购买“份额”,然后发展3个下线,让这3个下线再发展3个下线,只要达到29人就可以分得1040万元顺利“出局”。届时,国家将会给他发放一张“出局证”,并提供1500万到1个亿的无息贷款和各种工程。说到这儿,这位张总明显有些兴奋过度,他唾沫横飞地讲解着:马云、王健林等一大批企业家都是通过“1040阳光工程”起的家……一通海吹之后,张总问是否理解。小赵装作恍然大悟,表示想要继续了解,并试探着问,能否先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张总点头应允。小赵马上装作发送短信,把通讯录中的“爸爸”、“妈妈”等备注全都改成了英文字母。
“我也是怕他们以我的名义向家里要钱。”小赵告诉记者,给妈妈发完短信后,他马上删除了信息,随后借肚子疼上厕所,把身上的几百元钱塞进了洗手台下面的一条缝隙。做完这一切后,小赵长出一口气,他决定不管这位“非常出色的张总”说什么,自己只管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直到11月17日离开前,每天都会有两名“非常优秀的导师”给小赵上课,每次小赵想要外出,组织上都会贴心地安排一个人负责他的“安全”,路上聊的仍然是传销的那一套。小赵告诉记者,传销者的谎言虽然经不起推敲,但各种导师轮番轰炸、身边人不停灌输,被传销者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而通过这种不间断、大信息量的强制灌输,被传销者很快就会陷入迷糊之中。
用心“表演”换取回家机会
11月17日上午,第一天给小赵上课的张总再次出现,询问是否领会了“1040阳光工程”的精神。小赵装作已经被说服,表示要回家筹钱加入组织。得知小赵要回家,张总马上紧张起来,他劝说小赵让妻子打钱过来,他留下继续学习,一旁的陈传福也不停帮腔。小赵推说妻子文化低不会打钱,咬定只有自己回去才能拿到钱。
小赵的坚持让张总起了疑心,突然改口让他继续了解“行业”,晚点交钱。随后,这位张总就和陈传福一块出去了。两人离开后,小赵后悔自己的表演有些用力,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之后的几天,小赵变得格外积极,认真做笔记、抢着干活,还到处宣扬要把自己的爸妈带来一块“发财”。一系列的表演之后,张总终于同意让他回家拿钱。虽然得到了张总的肯定,陈传福却变得有些犹豫。他屡次推说买不到票,似乎在拖延时间。
在陈传福再次推说没有买到票后,小赵当着众人的面又进行了一次“表演”。他有些急躁地对陈传福大喊大叫:“你这是干什么?为什么阻挡我发财?”这次的争吵很快有了效果,第二天一早,陈传福就把返程车票送到了小赵手上。
送站口处,小赵看着一脸木讷、呆呆看着自己的陈传福,忽然有些于心不忍。开始检票了,陈传福一言不发地把手里的行李递过来,小赵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你要不要先跟我回去?”陈传福摇摇头,小赵轻叹一声,接过行李,头也不回地上了火车。
到家后,陈传福多次打来电话,小赵始终没有接。他告诉记者,自己对这个姨夫已经丧失了信任。
“现在传销的也聪明了,不限制你的自由,好像很正规。把警察的打击说成是国家要吓退一批意志不坚定者等等,很有迷惑性。但最后总有一条,让你交钱拉人头,前面说的再好听也没有用。”小赵说,从广西回来后,他找到这家机械厂,下定决心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陈传福仍在广西。(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正能量”的传销其实是个“传说”
在传销组织的十几天里,小王经历了毕业以后最有规律的日子———早饭后上课、午饭后抄写各种内部教材,晚饭后讨论学习心得;成员不准喝酒、不准恋爱、不准上网;组员之间有活抢着干。在这看似满满的“正能量”之下,传销者们面对的却是困顿的现实和虚度的光阴。
11月6日早上,陈传福告诉小赵,他的“接待期”已经结束,以后的伙食就要恢复平常标准,当天的早饭只有牛奶。“当时我心想,他们的伙食标准还真好,还有牛奶喝。”小赵笑着告诉记者,当这碗“牛奶”端到面前时,他却傻了眼———一碗清水中飘着十几粒大米,这哪是什么牛奶!可身边的陈传福却把这碗清汤喝得津津有味,他告诉小赵,不要小看这碗“牛奶”,这可是价值3万多元呢!小赵一脸不解,陈传福说,行业内有一位做得非常出色的“老总”只用了一年就拿到1040万顺利“出局”,用这个数除以365天,可不就是近3万元嘛!听完陈传福的话,小赵想笑却笑不出来,只剩下满心的悲凉。“中午是一碗米饭和一盆几乎没什么味道的盐水煮豆芽,甚至没有油,晚上就是一盆菜叶汤配米饭,成年人根本吃不饱。”小赵告诉记者,传销组织对于每个成员的日常开销有着明确的规定,每人每天只有3到5角的菜钱,美其名约“勤俭节约,吓退一部分不能吃苦的人。”而这些钱根本无法买到正常人的一天所需,所以只能去菜市场捡别人挑剩下的烂菜叶子。这种“节俭”的日子要等到有新人被骗进来之后,才能有3天的改善。
而每天看似忙碌的学习更是毫无意义,翻来覆去只有满篇鬼扯的几本“宝典”,毫无营养。说到所谓行业,每个人都能唾沫横飞地扯上半天,而一旦涉及到其他领域,这群人就会一脸茫然。缺乏必要的信息手段,他们对于社会的变化近乎脱节;揣着一肚子的豆芽、烂菜叶,他们却做着“1040”的大梦。
在小赵看来,传销者很懂得“模糊信息”的理论,各种著名人物对于“1040阳光工程”的讲话在内部的所谓“宝典”上随处可见,却不提具体是谁在哪次会议上讲了这些话,无法证实也难以证伪。再比如上面那位喝了一年“牛奶”就顺利出局的“老总”,没人见过他,也不知道他是哪人、叫什么,他和众多获得1040万的“老总”们一样,永远只是个传说。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韩洪波周瑞香“李书记,这几天好点了吗,吃饭咋样?”“自己能翻身了吗?”“你要安心养病,等好了赶紧上班...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