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鑑
李士元,字德一,号青屿,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出生于济州金乡县(山东省金乡县羊山镇公子楼,今属韩楼村)。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乡试中夺得经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已未科殿试进士三甲一百二十七名。同科进士有庄际昌、马士英、袁崇焕等。
李士元初任顺天府永清县(按《金乡县志》李士元传作武清县)知县。永清县近于京畿,因地利之便出了很多的太监。他们在朝里仗着皇帝老子的青睐,狐假虎威,横行乡里。其宗族子孙及恶奴更是依仗权势,骄横不法,欺男霸女,百姓怨声载道,历届县令都不敢过问。李士元上任后,不避邪恶,依法立约三章,大张旗鼓禁止劣行,对触犯者,严惩不贷,打击抑制了官宦们的嚣张气焰。太监们对李士元恨之入骨,递进谗言,朝廷不辨良莠,把他调至固安县。
李士元在新的职位上仍坚持正义,刚正不阿,“清恬鎮重,民帖然依之”。两年后因常忤知府的旨意,又暗揭台使的弊政,被降职为南京锦衣卫知事。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朱由校病死,其弟朱由检嗣位当了皇帝,年号崇祯。崇祯皇帝即位之初,励精图治,拨乱反正,首先处死了魏忠贤、客氏(明天启皇帝的乳母)两个阉党的元凶,继而撤回出守各边镇的宦官,并明令他们非奉命不得出禁门,防止廷臣交结内侍。并起用、提拔了一批正直官员来取代阉党掌握朝政,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山西省官员,不问政事,积案如山,冤狱甚多。朝廷知士元廉洁正直,特派他出巡山西,帮助清理。
李士元到山西后,深入走访,了解下层,精心阅卷,核查实情,按照大明刑律,对积案进行一一了结。释放了错捕、错判和被阉党陷害致死官员以及受株连的家属百姓。获释者无不感恩戴德,歌颂他秉公而断、赤诚待人的功绩。其中一人,以进茶名义献之,李士元启封,里面却藏有黄金。他立即召集乡老和献茶之人,亮出茶叶包内的金子,当众对送茶人晓示说:“我释放你,乃按律而定,公也;你以金馈赠于我,反成私矣!何故污我名声也!”送金人大惭,抱金叩首赧然而去。
崇祯四年(1631年),李士元出任河南省汝宁知府。他在任上关心僚属,爱民如子,严惩贪赃枉法之徒,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
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告急,京师戒严。李士元由刑部转户部,出巡大同,负责粮秣转运任务,累至吐血仍坚守职责。当时,同差者三人皆畏葸不前,被斥而去。唯他勤勉有加,忠于职守,完成了任务,回朝复命。运送粮车户数百人及乡里百姓闻讯,泣送十余里,不忍离去。
李士元至京升任户部员外郎,再迁郎中。是时,党争愈烈,不仅阉党余孽蠢蠢欲动,拉拢亲信,企图翻案,而其他朝里重臣官员为了权势利益也在明争暗斗,积极扩张势力。有人劝他加入某党作靠山,可立于不败之地。李士元对此种现象深恶痛绝,坚决回拒。
李士元为官近二十年,正直廉明,两袖清风,少有积蓄,囊中空空。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士元丁忧回籍,因家贫如洗竟至无钱办理丧事。李士元为此哀痛过甚,咯血骤发,不幸卒于家。年仅51岁。清康熙年间所修《金乡县志》为其立传。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走近山东赛德丽漆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胡保文文/周卫东胡总很谦和。无论是对员工、对客户,还是对待亲人、...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