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静李朕葳
白庆华自小喜欢画画,当时农村中小学课堂就却没有设美术这样的课程。但这并不影响白庆华的积极性,上课时,老师在上边讲,他就把课本上的插图画在小本子上,还画的有模有样。当时特别流行的连环画这样的小人书,谁有一本这样的小人书,大家都抢着看。别的小朋友是只看一遍故事情节顺带着再看两眼插图,白庆华却是先看一遍故事情节,然后再拿一张纸,慢慢的从第一页临摹连环画上的插图,直到一本书临摹完。本分老实的父母哪懂什么是美术,嫌他到处乱涂乱画。但那时,他的画却得到伙伴们的羡慕和赞扬,他就用画换他们一些纸用来再画画。他就这样乐此不疲的画着。
除了画画,白庆华还喜欢拾个老师的粉笔头,然后找个母亲纳鞋底的针,在上边刻刻画画,小猫小狗爱等小动物就这样让他雕刻得倒有几分模样。碰上走街串巷的货郎,那里边捏的泥人成了他当初捏泥人模仿的对象,他手里拿着一块泥巴,追着货郎的小泥人看,货郎的小泥人还没卖出去,他手里的小泥人却初具雏形,惹得小伙伴都排队等他捏。白庆华的童年就在这快乐的玩耍中度过。
辍学回家,他和农村所有的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一样,农忙时在家忙农活,农闲时出去打工,建筑工、装卸工、伐木工什么样的苦力活都干过,他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可和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不同的是,当稍有空闲,他就去新华书店的美术专柜去看书,在那种书香四溢的文化场所,穿着典型建筑工衣服的他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可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看书的认真、对书籍的爱护已经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又感觉他和书店的氛围又是如此的融为一体。。偶然的一天,白庆华在地里浇地,闲来无事的他顺手从地里挖了一块泥,在手里不知不觉中捏了起来,然后又拾了一根树枝在上面勾勾点点,和他在一块坐着的一个朋友突然说,“你捏的咋这好,跟真的似的”。这次捏泥巴让白庆华找到了儿时的记忆,也让他在泥塑方面重新找到了灵感。
从2008年开始,白庆华利用空闲时间开始了自己的泥塑创作。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捏好的泥人很快就会干裂,无法保存,没有老师他只好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调整着原料配方的比例,最终在千万次的实践中,他的泥人再也不干裂了。他借了一个邻居家不用的货架,把用自己土法烧制的泥人摆列在上面,慢慢的作品越来越多,来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十里八乡都知道,在金乡县雨化镇白村,有个农民捏泥人捏得不错。现在,有点名气的白庆华已经受聘于山阳书院做了一名陶艺师,可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依然是他作品的主基调。
叼着一长旱烟袋盘着腿凝神思考的老汉,田间烈日下荷锄而憩的农夫,撑着袋子装大蒜的妇女,边撒尿边跑的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都成了他手下泥巴的素材,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三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是他取之不尽的素材,他愿意用他沾满泥巴的双手把美传递给千家万户。
韵
乐在其中
得意
生机
记号
创造
得意
新闻推荐
为年轻姑娘的机智、勇敢点个赞■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张庆丰2月7日晚,济宁市交警支队高新区勤务大队特勤中队民警正在辖区英萃路巡逻。这时,一辆疾驰而来的白色...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