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盖鸣霆
她是一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每天忙里忙外,不论白天夜晚,甚至周末也得加班忙新农村建设,同事们都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好样的;她是一名最普通不过的妻子,丈夫在煤矿上班,平时工作异常辛苦,可回到家后,还得自己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照料老人。要说自己是个好妻子,她自己可能都不好意思。
不过,在她包保的村子里,村民们都信任她、夸奖她,甚至有了啥烦心事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说,先得告诉她。在老百姓的心里,她就是个“铁人”,能帮老百姓旧房改造、盖新楼,还能指导老百姓避免涝灾和病虫害。用她的一句话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直到有一天,这个昔日的“铁姑娘”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心爱的岗位上,而这一年,她才37岁……她就是原金乡县霄云镇村镇办副主任赵志敏。
70多栋楼房、数千名工人,她的艰辛让人难以想象
近日,记者来到了赵志敏生前工作的地方。这是一间只有十平方大小的办公室,放着4张办公桌、两台电脑、两个大资料柜,还有数不清的图表、展板和各种文件材料。赵志敏的同事———镇村镇办负责人指着靠近墙角的一张办公桌告诉记者,平时赵志敏就是在这样一大堆材料的包围下办公的。那是一张很小的办公桌,可是上面的各类表格、上报材料还有专业书籍却足足摞了有一尺多高。
他告诉记者,别看村镇办公室人少,可是承担的任务却一点都不少。整个霄云镇的村镇建设及危房改造以及相关的选址、规划、建设监管、农民工工资发放都要由他们来完成。就拿现阶段进行的霄云寺社区建设来说,就涉及5个村子、1000余户居民的搬迁工作以及70栋居民楼的建设工程。“由于人手紧张,村镇办的工作人员只有3位。我每天都是镇上、县里两头跑,处理协调各种问题,而‘家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赵志敏默默完成的,可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别看赵志敏是个特别内敛的人,但是对待工作她却有着“铁娘子”的劲头。从2010年全镇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她就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每天都是加班加点,披星戴月。为了盖出让老百姓满意的楼房,她买来了城乡规划法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政策法规慢慢学习,并且亲自到工地上监管楼房的建设质量,大到楼房主体建设小到社区灶台工程、绿化工程,她都亲自把关。由于赵志敏原来没有接触过建设工作,因此她还自学了CAD技术,并买来了建筑学的专业书籍认真学习。
赵志敏生前的同事李雪告诉记者,新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个大困难,但是比这个更困难的就是群众搬迁工作。今年社区搬迁的时候,一些群众不理解,有的村民一看见镇干部来做思想工作就把大门关上,甚至出言不逊。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忍着委屈,面带笑容,一家家地解释政策。“记得那时候,赵姐就常说自己累得身体难受,摸摸胸口还感觉有肿块,可是由于工作太忙,她愣是放弃检查,然后硬挺着腰,一户一户地做动员工作。”说到这里,李雪有些哽咽了。
无论干部还是村民,她的名字人人都记得
除了在村镇建设上下了真工夫,在包村工作上,赵志敏同样也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时时刻刻把老百姓的冷暖记挂在心上。
采访过程中,记者来到新落成的霄云寺社区。一提起赵志敏这个名字,社区卫生室的大夫立即说:“知道知道,这个同志真是个好干部!”在卫生室看病的一位大姐更是忙不迭地说:“她的名字我们真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家上房的时候,就是她带着看的房子。”
张庄村是赵志敏生前任包村干部的村庄。村里的老主任张先兴一听记者的来意就慌忙说道:“她可是为了群众工作病倒的啊!”张主任告诉记者,自从2010年志敏包村以来,就经常看到她骑着电动车来村子里,问问这家村民有啥困难、问问那家村民地里的农活忙得咋样。“俺们村里地势低洼,一遇上大雨就会积水。为了排除积水,她经常是亲自上阵,带着村委班子、壮劳力们挖水渠排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时候,为了彻底改变村里‘粪堆、垃圾堆、柴草堆\’遍布的现象,她亲自拿上扫把、锄头到小胡同里清大粪、扫垃圾、除柴草,不嫌脏、不嫌累。还有,春夏之交的时候,俺们村不少树木染上了美国白蛾,她又亲自带领村干部一棵棵排查,及时清理白蛾幼虫,避免了美国白蛾蔓延的趋势……”
不过,更让全村乃至整个新社区的老百姓们记住赵志敏的还不仅仅是这些。由于霄云寺社区采用的是先建新社区再拆老房子的模式,因此回迁过程中,就必须先让老百姓们仔细观看楼房质量。整个社区上千套房子的钥匙发放及水电安装、防水处理、地砖铺设的检查工作,全都是赵志敏领着村民们挨家挨户完成的。期间,赵志敏每天都是撑着腰、扶着楼梯爬上爬下。有的时候上不了几层就必须扶着栏杆大口喘气,腰都直不起来,村民们都看得直心疼。
去世前一周,她还一遍遍念叨着等病好了要回单位上班
赵志敏和丈夫秦建全结婚以来,一起生活了只有短短的4年,可是,这短暂的时光却凝聚着夫妻二人最最甜蜜的幸福。
秦建全说,他们各自在结合之前都有过一次失败婚姻,因此二人能够这么情投意合,对彼此都特别珍惜,生活中,他们一直互相体谅和体贴。由于他在矿上上班,一走就是一个多星期不能回家。因此,每次走的时候,妻子都是用心地把饭卡、公交卡、零用钱和换洗的衣物全部整整齐齐地放在自己的背包里。即使夫妻俩偶尔发生了一点矛盾,志敏也不吵不闹,而是主动换位思考,体贴丈夫的难处。采访中,秦建全告诉记者,由于妻子工作忙,因此一般家里的家务都是自己承担。特别是赶上休班的时候,洗衣服、做饭、整理家务,他更是一样不落。甚至赵志敏80多岁的父母,秦建全也像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认真地照顾着。“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就只能操持好家务,让妻子全身心的工作。”
在秦建全眼里,妻子是个标准的工作狂,经常加班加点,两口子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都很少。基本上,妻子到家的时候,饭菜都得热个两遍以上了。特别是赶上房屋质量检查那段时间,妻子更是不知道深夜几点才能回家。很多次,为了妻子的安全,他都亲自陪着检查。就拿今年新社区上房来说,赵志敏领着村民挨家挨户验收房子,双腿跑得浮肿,他看了心疼得不得了,就亲自拿了钥匙,帮助妻子一起检查房屋情况……
别看工作上赵志敏对自己如此严苛,可是对待社区工作的农民工,她却是关怀备至。去年春节,由于社区建设工程款下发的有些延迟。几个农民工在大年二十九找到赵志敏要工资。面对那一双双渴盼的眼睛,赵志敏竟然把自家准备过年的钱和送给老人的压岁钱,共计2万余元全部垫付给民工兄弟。不过,妻子干的傻事还不止这些。为了及时支付一位工地保洁工人的工资,她自己找亲戚朋友借钱,然后又亲自给保洁女工送上门;邻居家家境不好,孩子上学有困难,她自己掏出300元给人家预交书本费和生活费。“志敏常说,她自己从小到大就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因此,不能看见别人受点委屈。”秦建全深情地说,“其实,妻子平时这么辛苦,我也劝过她,可她总是不听。今年5月份,她老说自己累得腰疼,晚上睡觉都睡不着,我说让她去看看大夫,她也不当回事儿,疼得厉害了就吃片止痛药,然后再到村里忙工作。今年7月,我好说歹说带着她到北京检查,可是面对不容乐观的检查结果,她依然像没事人一样,天天到工作岗位上忙里忙外。”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8月份,秦建全带着妻子再次来到北京复查。复查结果让人不寒而栗———赵志敏竟然患的是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此时,赵志敏即使再想工作也都是不可能的了。回忆起妻子的病情,秦建全一时忍不住泪流满面。他永远忘不了今年的中秋节,就是在那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妻子什么话都没说,永远地离开了。秦建全说,她去世前一周,还一遍遍念叨着等病好了要回单位上班。
秦建全说,妻子刚走的时候他特别伤心。可是再看看因为过度悲痛而双双住院的80多岁的岳父岳母,他还是硬咬牙坚持下来。“媳妇看病时还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这笔钱不能不还,我会把一切事情料理好。”秦建全说,尽管现在志敏已经不在了,可是,这些年的情感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在,今后,无论发生什么,这4年里一起历经的全部都会深深地埋藏在记忆里。
她生前的办公桌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近日,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的红领巾小记者们受金乡县人民法院的邀请,参加了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零距离”参与了法院的相关工作,体验了一把威严的...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