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孙丹青
在金乡县城里,有一位名叫阮伯昂的老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研习书法,在真草隶篆等书体上皆有所造诣。如今老人的书法作品不仅在金乡当地颇有名气,而且流传至山东沿海地区,还曾经被四川广安邓小平纪念馆和湖南湘潭刘少奇纪念馆展出并收藏。
出身书香世家给全村人写春联
现年76岁的阮伯昂出生于菏泽单县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名离退休教师,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在当地书法界中也是小有名气。当看到父亲挥毫泼墨、怡然自乐的神情时,年仅7岁的阮伯昂也被这黑白艺术之美所动容和感染,随即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了自己的书法人生。
阮老告诉记者,研习书法虽不及练武那般艰苦,但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必须从扎实的基本功练起,“书法首先要让人看懂,不能乱写,其次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临摹得再像,也得形成自己的风格”。
听说阮伯昂的书法写得好,每年春节几乎全村的乡邻们都来排队找他写对联,“从腊月二十就开始写”,由于年前那几天家里特别忙,一般都忙着收拾屋子、蒸馒头、炸鱼炸丸子,当看到阮伯昂因为写春联无暇干活时,前来求字的邻居们就自告奋勇地替他做烧锅等家务。
作品被邓小平、刘少奇纪念馆收藏
回忆起自己的书法生涯,最让阮老难忘的是1957年,当时县里开始整修涵洞,洞里的碑刻需要专业人士完成。县领导听说他的书法写得不错,就派他给涵洞碑刻写底文。同年,金乡开始修建羊山烈士陵园,当时陵园里安放的40多块碑刻的底文也是由阮伯昂书写的。
2009年,金乡碑刻方面的专家胡奉林应邀为四川广安邓小平纪念馆镌刻文选,与此同时,胡先生的老师周宪堂编写了一副歌颂伟人的长联共40余字,后来周先生联系到阮伯昂,让他将长联书写装裱好,一并送到邓小平纪念馆,这副作品在向游人进行展出后,也作为馆藏之作被永久收藏。第二年,以同样的方式,由周宪堂先生题写,阮伯昂书就的一副对联,被位于湖南湘潭的刘少奇纪念馆展出并收藏。
三伏天拖病体写4万字诗歌集
19日上午,在金乡县古文堂书画室里,记者见到了阮伯昂老人,他说自从退休后除了在家给亲朋好友写字外,还经常来这里“以书会友”。杭老先生与阮老相识多年,他在部队期间曾经写下1000多首诗歌,组成了战斗三部曲,为了帮这位老伙计把作品保存下来,阮伯昂主动提出将诗歌集结成册,由他亲自负责抄录誊写。
杭老告诉记者,阮老不仅书法作品底蕴深厚,“真草隶篆样样都行”,而且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人真诚谦和,从来不摆架子,不弄虚作假。为了帮自己完成诗歌集,阮伯昂在三伏大热天里,拖着病体上午打吊瓶,下午晚上加班写书,一千多首诗歌、近4万字的书写量,阮老整整写了一个多月。为了寻找更好的作品载体,阮老又先后写出了历代皇帝名章谱和孔子七十二贤名章谱。
阮伯昂挥毫泼墨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赵豫通讯员马常义12月4日23时57分,金乡县王丕镇胡井村东头发生一起木料火灾,火势猛烈,燃起的大火烘烤着周边民房。金乡县公安消防大队...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