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乡大蒜同样闻名的,是令人捉摸不透的蒜价。在历经2011年、2012年高价后,今年金乡大蒜价格巨跌。大蒜出口不景气、蒜商购蒜情绪受挫,金乡蒜农大多处在徘徊观望中,巨大的阴霾笼罩了“中国大蒜基地”。在金乡农村,成堆的蒜垛随处可见,这俨然成了金乡的一道风景。
风调雨顺带来的未必是好结果。金乡县大蒜的丰收,背后隐藏的是增产不增收,进而导致蒜农处境艰难。金乡蒜农张志超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气候较好,金乡大蒜比去年增产1/4左右。“大蒜亩产量约为2000斤/亩左右,加上蒜种、肥料、人工等,每亩蒜的保本价在1.4元左右。现在卖一斤蒜,基本要赔一半的钱。”张志超无奈的告诉记者,即便是低价销售,现在能卖出去的蒜也不多。
在金乡县鸡黍镇,街头堆积的蒜垛随处可见。据了解,去年金乡县大蒜的成交价格为3元一斤,“当时蒜商们在3元多的价位收货,今年价格跌的这么惨,很多蒜商都失去了存蒜的积极性。蒜的产量高了,价格便宜了,卖的反而不好。”张志超告诉记者,金乡地区每年蒜产量的50%左右都被蒜商收购,存入冷库。“现在蒜商不存蒜,单靠零散的市场交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蒜的销售问题。这么多蒜农,生活也没有保证。”“金乡蒜农的出路在何方?”这是盘旋在像张志超一样的蒜农们心头的疑问。“孩子的学费、家人的生活,都要靠着卖蒜来保证。10个月的艰辛劳作,没有换来新生活的希望。我们也搞不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大蒜,你怎么了?张志超心中的疑问也是众多金乡蒜农想知道的答案。
到底如何破解大蒜等农产品的销售瓶颈?借助电商促进农特产销售是否可行?记者带着问题找到了“淘宝·特色中国山东馆”的负责人。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特色山东馆”正在积极探索特产电商化的发展模式。“山东是物产大省,金乡大蒜更是山东特产的精品。但是大蒜以前的销售模式多靠大宗交易,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利用山东馆的平台小规模的销售大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山东馆已经与金乡大蒜协会合力推进大蒜网上销售,并在7月23日开馆当天全力销售金乡大蒜,为蒜农分担压力。
“我们争取利用山东馆平台以及淘宝网聚划算活动,来促进金乡大蒜的销售。整个活动中,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为大蒜搭建一个公益营销的平台。当然,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为蒜农献出一份爱心,帮他们分担压力,让蒜农看到新的希望,也为特产的电商之路插上翅膀。您只要轻轻点一下,就可以买到正宗的金乡大蒜。”该负责人说,目前金乡大蒜的预售已经开始,10万斤“爱心大蒜”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网友的点击。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利莎通讯员周利军王乾一大清早,市民可能会在马路上看到过这种情景:一辆机动三轮车的车斗里密集地坐着好多裹着厚大衣的农民...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