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张梦西通讯员程云
6月20日,金乡县的孙东雷与妻子侯桂香、儿子孙苏佳一家三口,开车到50公里外的济宁市中心血站共同捐献成分血———血小板。据了解,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奉献爱心,他们的献血总量已达5万多毫升。
2000年,孙东雷的单位组织集体献血,那是他第一次参加献血。献完后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他回家对爱人侯桂香说起这事,侯桂香是一个热血肠,对新鲜事物都能接受。她对丈夫说:“我也不能落后,奉献爱心也有我一份”。于是她也加入这个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夫妻二人比翼齐飞,坚持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一到献血间隔时间,夫妻二人就到献血车上或机采成分室去献血。2009年,他们的儿子孙苏佳年满18岁,到了可以献血的年龄。他也是个有爱心的小伙子,刚过完生日就去献血,并且将献血坚持下来。
20日,在煤矿工作的孙苏佳正好休班,三口人商量着一起献成分血。有人问孙东雷:“孩子来献血,许多家长都阻止,你怎么舍得让孩子来?”孙东雷笑着说:“没啥,那是他们对这个问题不了解,献血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还促进血液新陈代谢,又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是对人对已都有利的事。”
截至目前,孙东雷已无偿献血35600毫升,侯桂香16200毫升,孙苏佳3400毫升,全家人5万多毫升的献血量相当于11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
济宁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在全国献血队伍中有许多夫妻、兄弟、姐妹,但一家三口的不多,而在机采成分血队伍中就更少,孙先生一家就是那朵盛开的奇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山进通讯员郭超近日,记者登上嘉祥县满硐乡辖区内的关山,曾经满目疮痍的荒山野岭现在已整齐有序、生机盎然,桃树、杏树、梨树等果树摇绿闪翠,格外精神。满...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