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康与民)与物价指数上涨正好相反,姜蒜价格开始回落。11月1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大蒜价格在疯涨后开始下跌,虽然11月上旬的大蒜价格同比上涨近100%,但是相对于最高价已经下跌了两到三成,并且炒作游资开始撤离。
据商务部日前在海口举行的今冬明春蔬菜产销衔接工作会议上通报,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上涨九成左右。但目前市场上生姜、大蒜的价格均比最高价有所下降,大概下降了两到三成。
“莱芜反应比金乡慢半拍。”刚从金乡县考察回来的购销大户王同海说,“当地大蒜批发价8月曾出现了暴跌,从前个月的6元一斤跌到了4.1元一斤,跌幅达到30%,但是市场供应量并没有明显变化。”
事实上,从8月份起,疯狂的大蒜价格开始下跌,敏感的游资和蒜商担心大蒜价格在今年将出现拐点,纷纷提前撤离和出货。知情人士透露,从今年8月开始,小商贩和农民手中的大蒜开始集中抛售,山东金乡、江苏邳州与河南中牟等产区的大蒜价格纷纷跳水;山东寿光中远期蔬菜电子盘10月大蒜合约价格从7月创下14440元/吨的历史新高之后就开始掉头向下,并连续跌停。
记者11月16日电话采访了莱芜东井食品有限公司的经理亓法生,他分析说:“大蒜价格降了八九毛,而且还可能再降,因为外面的价格都比莱芜低。原来卖6块5,现在只能卖5块5,收得早的(冷库)还不要紧,收得晚的刚保本,5块多钱入库的现在就开始赔了。”“你存了多少?”“我存了点,前几天看形势不好,已经出手了。”“姜也降了。”亓法生说,“前几天还四块多,现在四块了。新姜上市后还要降,我估计在三块五左右。”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农产品炒作现象导致生姜、大蒜等价格上涨。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生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储存农产品遭到炒作,被人为推高价格。据商务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5.8%和89.5%。但目前的零售价已经比最贵时便宜了一成半。
莱芜东兴源食品公司经理王端生说,炒作农副产品存在很大风险,农副产品波动太厉害了,比股市波动还大。前年一个炒姜的,一下赚了一千万。今年“姜你军”过了,首先将了他的军,一下把赚的钱全赔进去了,还亏了钱。
种种迹象表明,姜蒜价格回落已成事实。随着物价指数的上升,特别是粮油价格的上涨,生姜、大蒜价格可能不会回落到很低,但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申昭彬)6月29日,巨野县公安局独山派出所依法对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李某行政拘留10日,治安处罚500元。6月28日22时15分许,家住济宁金乡县羊山镇小屯村的李某打110报警...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