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彤报道苗华章(左)向客户介绍自己的葡萄品种。□本报记者尹彤
本报通讯员薛海波张德峰孙欣
8月7日上午,嘉祥县华生祥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苗华章正忙着接待一拨拨前来购买葡萄的客人。“这才10点钟,已经来了好几拨客人了。”苗华章喜不自禁地说,现在主要卖的是夏黑无核和金香1号,那30亩的阳光玫瑰虽然9月初才成熟,现在已经全都预订出去了。
苗华章是嘉祥县大张楼镇多年的葡萄种植户。虽然葡萄园的种植面积只有300亩,但他这里的葡萄品种好、质量高,还没挂果就被预订一空,所以最出名。从种植新手成长为专家,苗华章的经验就是:善于学习,不断升级。
40多岁的苗华章早年在一家公司里做会计。想要闯一番事业的他,2000年辞去工作回家包地种葡萄。多年没有种过地的他,一开始种植葡萄吃了不少“苦”:眼看别人家的葡萄都上市了,自家的还没着色。为尽快上市,苗华章和其他人一样使用催熟剂,却因为没掌握好剂量,一夜之间葡萄落了一地,40多亩葡萄全军覆没。
此后,苗华章经常到全国各地去取经。看到好品种就引进过来,有能让葡萄长得好的肥料就买来用。那些年好葡萄的标准就是“大穗大粒”,又大又红的葡萄市场行情特别好。苗华章就是这么做的,再加上管理得好,他的葡萄不愁销,并且逐渐带动周边村开始种植。
可有一次,几位来自南方的客商让苗华章意识到,他的种植模式大有问题。
南方客商慕名而来,想从苗华章这里订购葡萄。苗华章信心满满,坚信这次定能做成一笔大生意。可没想到南方客商并不品尝,而是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测糖仪,隔几株就测一下葡萄的果糖含量。结果,鲜艳欲滴的葡萄没能入了客商的眼,因为甜度不达标。
“化肥含氮多,虽然可以让果实长得很大,却冲淡了甜度,香气也少,口感不好,而且时间久了土地板结。”这次“滑铁卢”促使苗华章彻底转了型。他用有机肥替代了化肥,将原有的二三十个品种缩减到十几个,因为品种花哨,如果无法做精也卖不出好价钱。
2016年,苗华章在别人的推荐下开始种植阳光玫瑰品种,专门选用了小分子有机酸肥料。没想到还没上市,福建的客商就闻讯而来,测过果糖后当即将整个园子的阳光玫瑰葡萄定了下来。此外,苗华章还种植了巨玫瑰、金香1号等精品品种,肥料则选用黄腐酸钾水溶肥,不仅能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果粉、疏松土壤,还能让葡萄果粒均衡生长。
苗华章不追求产量,别人的葡萄亩产六七千斤,他的葡萄一亩地产三千多斤,其中能售出去的精品葡萄也就两千多斤,但他的葡萄均价都在10元左右。最贵的阳光玫瑰售价在20—30元/斤,比普通葡萄贵十几倍,其他的玫瑰系列都在15元左右。“关键是根本不需要我亲自去找客户,都是客户直接到我这里来预订,来晚了就没了。”苗华章喜滋滋地说。
多年来,苗华章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几年来发展社员300余人,从业人员800多人,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近十种稀有葡萄品种,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实现了基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2016年,济宁市葡萄联合社成立,苗华章被推选为会长。从此以后,他又多了一个“老师”头衔,经常被邀请去各地讲课。今年,在大张楼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苗华章开始发展“田园综合体”。上半年,他在院内铺设了一条高标准进园主干道,建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安装了水车、木厅、葡萄雕塑等景观点。增设了“亲子园”,游客在采摘观光的同时,父母可以带领孩子从事农耕体验。
“下一步,我打算延伸葡萄产业链,用葡萄加工白兰地、葡萄芽茶等。引进建设酿酒车间和大型恒温库,与餐饮公司进行强强联合,打造原生态农家乐,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形成精品水果种植联盟新六产产业体系,尽自己的一份力助力乡村振兴。”苗华章充满了期待。
新闻推荐
本报嘉祥讯(通讯张庆余王伟青)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嘉祥县采...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