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嘉祥新闻 > 正文

这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6-05 19: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尹彤

本报通讯员薛海波楚黎静杜杰

5月18日,嘉祥县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校长韩应俭告诉记者,学校成立9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健康成长。

梁宝寺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2.6万人,造成3620名留守儿童滞留在家,占全镇学生总数的52%,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诉求,2007年9月,该县在梁宝寺镇北部桐庄联小的基础上,创办了全省第一所农村公办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2010年,学校进行改扩建,建成了可以容纳18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餐厅,修建了环形跑道、足球场、仪器室、科学探究室等配套设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在管理上,学校实行生活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双线同步”的模式,实行学校领导、老师、留守儿童“捆绑制”:每班配备学习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班主任与保育老师协调配合对留守儿童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护,确保了服务管理工作无“空隙”。

每个任课老师都对学生的状况做到“五清楚”、“三沟通”,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密切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密切与第二监护人沟通,密切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真正做到无缝隙管理。

梁宝寺镇还组织了专门人员建立全镇留守儿童动态信息管理数据库,成立了留守儿童信息服务中心。“尚传民,家住梁宝寺镇白集村,父母在大连打工,孩子在家由奶奶照顾,家庭收入还可以。”“任子昂,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由奶奶抚养,爷爷癌症去世欠下债务,父母在外打工还债,还有一妹妹上学前班。”在梁宝寺镇留守儿童学校,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份档案。此外,学校还通过儿童成长档案、儿童“生活小脚印”档案卡以及“生活学步车”档案卡等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变化。

“两卡”的记录,让孩子更加直观地对自己的进步变化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优秀同学为榜样,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王文山班里的小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寄居在叔叔家的她特别自卑,在学校走路都是“溜墙根”。了解情况后,王文山利用大学生结对帮扶的机会,让小曹跟着去大学参观,推荐她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多给她上台的机会。小曹从一个唯唯诺诺不敢说话的孩子,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自信,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为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馨,学校除了师生同桌共餐,还定期开展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活动,每周每班进行一次“亲情书信比赛”,设立“悄悄话信箱”,为学生、教师、学校的沟通搭建平台。同时,开设“家长热线”,每月举办一次全校“心理健康运动会”,让孩子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中懂得自信、竞争、团结与合作。

新闻推荐

把做好每件小事当成习惯

□本报通讯员杨峰本报记者左丰岐在国网嘉祥县供电公司运维党支部有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张贤秋便是其中一位,他是输电运维班班长,在输电线路工作岗位一干就是23年。23年,他守...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这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