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尹彤
通讯员权尊彦熊媛媛报道
本报嘉祥讯去年以来,嘉祥县公安局借助微信平台研究创新微服务、微互动、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微警务”模式,建立了嘉祥公安官方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4000余条,受理解决群众咨询、求助500余次,被群众誉为暖心“微警务”。利用微预约,让办事群众多走网少跑路。去年以来,嘉祥县公安局通过微信平台接受群众预约办理事项120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去年冬天,嘉祥突降一场暴雪,积雪达到40厘米。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嘉祥县公安局交警部门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及时发布路况信息,提醒群众注意出行安全,并在第一时间推送暴雪灾害天气下行车注意事项、安装防滑链、谨慎刹车小常识等微博、微信内容。因预警服务及时到位,整个冬天嘉祥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
日常工作中,派出所户籍窗口时常会遇到身在异地的辖区居民需要提供相关证明的情况。确认对方真实身份一般需要当事人到派出所办理。但因为距离远、时间紧、路途花费高,很多当事人来不了。针对此类问题,嘉祥县公安局户籍室充分运用手机拍照、摄像和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的视频功能,远程确认当事人身份,为身在异地需要办理紧急事项的辖区居民提供便利。2月26日,黄垓乡丁垓村村民丁某建通过黄垓派出所警务QQ给民警留言,称其在沈阳打工,户口本不慎丢失,为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需补办户口本,因路途遥远,希望民警能够帮忙解决。随后,户籍民警通过视频核实了丁某建的身份信息,第一时间为其补办了户口本,并将户口本邮寄到丁某建提供的地址。
3月21日,马集镇吴庄村村民吴某到户籍室咨询其外孙女入户的相关事宜,称孩子出生在韩国,父亲是韩国人,想给孩子在中国办理入户,但是孩子的相关情况老人家也说不清楚。户籍民警立即与老人的女儿取得了联系。经了解,孩子父母结婚证和孩子出生证明都是在韩国办理的,要想回国办理入户手续必须提供汉语证明。户籍民警为孩子父母提供了翻译地址和电话。后经过微信多次沟通,4月6日,孩子父母带着完备的户籍手续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很快办理了新生儿入户手续。
居民在办理身份证、迁移证等证明材料以及需要代办邮寄时,有时会出现只带银行卡没带现金或没有零钱的情况。为此,嘉祥县公安局在办证窗口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付费渠道。3月14日,卧龙山镇杜庄村在校学生杜某到派出所申请办理身份证,在办理完业务支付费用时,才发现忘记带钱包,回家去取又太麻烦。正在处理业务的户籍民警了解到杜某喜欢玩微信后,遂添加为好友。由杜某利用微信“红包”方式将办证费用支付给户籍民警,民警用现钞帮助杜某完成了交费。
新闻推荐
□记者吕光社尹彤通讯员楚黎静李亚茹报道本报嘉祥讯“我在学校任教8年了,虽然现在已是年级主任,但家里人一直催我考事业编。这次设置支教岗机会很好,我已经报名了,希望通...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