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美口述杜杰整理
按照老家嘉祥的风俗,大年初二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和老公、儿女一起回娘家。虽然初二这天小雨淅沥,仍不能阻挡恋乡的我回家的脚步。
我的老家,嘉祥县万张镇薛庄村此时早已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门口贴着火红的春联,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让我瞬间回到了孩提时代。
更让我惊喜不已的是村子里的变化。整齐美观的房屋、宽敞干净的街道,道路两旁高大整齐的乔木、错落有致的灌木。记忆中破矮低旧的房屋、随风飘荡的垃圾、又脏又臭的污水晦暗影像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镇里工作的二叔说:“不仅咱们村变美了,其他村也一样。”二叔告诉我,今年县里实施美丽乡村连片治理,全县上下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修订村规民约、建立文明户评选机制、组建群众监督团、让群众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来,仅仅一年时间,各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村口,一座约三四百平方米、各种体育建设器材齐全的文化广场代替了原来的废弃空地,广场上,身着盛装的村民正在激情昂扬地表演花鼓。“美丽乡村建设不光注重环境美丽,更注重提升群众的内在美。”二叔说。
作为宗圣曾子故里,嘉祥在实施美丽乡村连片治理过程中,以打造传统文化为主题,坚持“村村有文化、街街闪亮点”,无论是儒家文化、曾子孝道文化,还是吉祥文化、石雕文化、旅游文化都得到了充分释放和体现。
“现在不光村子美丽了,群众素质提升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下午,在家门口遇到了刚刚跳完舞回来的邻居大婶。大婶在村北的苗木基地打工,每月挣近2000元。“活儿不累还能照顾家。”大婶高兴地说。“这还不算多的,儿媳妇娘家老僧堂镇那边,发展织布产业,家家都有织机,一个妇女平均每月能挣2700元。”大婶眼里闪过些许羡慕。
原来,县里根据各村独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挖掘内在潜力,发展村级产业富民强村,带领大家富裕,打造了忙店“香油专业村”,薛庄“北美海棠种植专业村”,接骨张、肖刘屯“中药材种植专业村”,曹庄、杨屯“林果采摘和观光旅游基地”等品牌,为群众增收提供保障,将美丽变成生产力。
新闻推荐
□记者尹彤通讯员任鸿雁杨雪梅报道本报济宁讯近日,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区分局长沟派出所民警破获一起盗电动车案,并将被盗电动车归还失主。4月上旬,任城区长沟镇某村...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