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立规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监管实际,制定了党组议事规则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以“心系群众接地气、服务发展促跨越”、提高工作效率、创建良好食品医药发展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争创满意机关、争做优秀中层干部”、“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编印了40余万字的《工作管理规范》,健全完善了涵盖机关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行政执法等各个方面170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和工作程序,形成了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
改进作风强素质。把机关作风建设与“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清廉型、创新型”五型机关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的理念,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模式和习惯行为,以“机关即服务,干部即公仆”的要求推动观念和作风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要求每名干部职工自我加压,做到用过硬的素质保证工作,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干好工作,正确处理名与利、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集体荣誉感,用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态度和一流的干劲,创一流的业绩,争当“服务先锋”。该局及所属单位自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百姓满意部门”等省、市荣誉称号。2011、2012连续两年年度考核班子和班子成员得票全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显著提升。
规范市场守本职。严格许可准入,提升新开办企业品质,从源头上为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保证。突出重点保安全,围绕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大活动和重点品种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瘦肉精”、“问题奶”、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学生小饭桌、学校食堂、亚硝酸盐等23项专项整治工作,全市检查餐饮服务单位70000余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监督意见书2340份,吊销或注销许可证403个。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市“两会”、孔子文化节等493次重大活动的餐饮安全保障工作。济宁市在2012年省政府科学发展指数考核中,餐饮服务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诚信档案建档率、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均达到100%。围绕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中药质量、铬超标胶囊、高风险药械等29项药品专项整治。全市检查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6000余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16件,警告281家次,停产停业整顿7家次,吊销或注销许可证179个。典型带动抓示范。树立药品经营示范单位315家,“规范化药房”4956家,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13条,示范单位158家。嘉祥县成功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泗水县成功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并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餐饮食品安全绩效考核,受到考核组高度评价。优化服务促发展。按照“监管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理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许可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审批流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实行了“一门受理,限时办结制”,做到高效、方便、快捷。四年来,这个局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5729件,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14次被评为红旗窗口,4次获得“全市行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还先后被评为“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文明窗口”、“巾帼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市行政效能电子监察中成绩一直位居前列。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医药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建立了企业联系点制度,对重点企业实施对口帮扶。组织药学、药检、法律等专家500余人次,深入企业一线,解读产业政策,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针对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组织6次专题研讨会,先后聘请省内外业务专家20余名,全力帮助技术攻关,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得以解决。2012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销售80亿元,实现利税10.2亿元,全市医药商业销售额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13.8%、16.5%。近年来,全市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新建生产车间23个,生产线54条。20个重点医药项目建成后,全市医药产业销售额将实现40%以上的增长。完善机制做表率。四年来,该局注重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的特点,勇于突破阻碍监管理念创新的条条框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四年来,全面落实“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六个长效机制建设。以消除监管盲点为重点,建立健全全程监管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强化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和诚信自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构建社会共建,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形成了40万字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指南》,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创新监管机制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济宁市先于国家局果断采取行动,超前查禁亚硝酸盐在餐饮环节的使用和添加,超前处置铬超标胶囊剂药品,消除了隐患;现代医药物流建设、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目前济宁市现代医药物流规模跃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新版GMP认证企业数和车间数都居全省前列。(本报记者丁庆新本报通讯员魏长彬张金峰)
新闻推荐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郭超杜杰薛海波)近日,第五批“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公布,嘉祥县顺利通过省商务厅、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