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到甘肃省金昌市,到机场接机的市科协副主席黄培俊在车上讲述的“孔雀石”故事,让我对这个城市一下子就产生了好感和憧憬。
1958年10月7日,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大炼钢铁指挥部,这里正在举行群众报矿成果展。两年前刚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时任祁连山地质队一分队技术员的汤中立,眼睛扫过一大堆各色各样的石头,很快就被一块布满孔雀石的绿色矿石标本所吸引。他和4位同事马上找到报矿人唐东福,当天就赶到这块奇石的发现地——位于龙首山的白家咀,立刻进行现场勘探、采样、测绘。
随后,在大队技术负责人陈鑫和苏联专家扎库敏涅的指导下,经化验证实,这块“孔雀石”中的铜、镍均达品位,其中镍的含量高达0.90%。自此,这个位于河西走廊东段、沉睡了14亿多年的古老矿床,被一群年轻的中国地质队员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中国“镍都”就此诞生。这真是:“龙首山中宝藏储,英才慧眼识明珠。稀贵金属喜发现,河西走廊诞镍都。”
1959年1月,地质队开始在白家咀钻探;同年6月,冶金部决定成立永昌镍矿;2001年,镍矿定名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之后的勘探结果表明,此地的镍储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铜、钴储量全国第二,铂、钯、锇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真可谓“龙首藏宝,聚金汇川”。1981年2月,因矿建企、因企设市,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金昌,在巍巍龙首山下的茫茫戈壁诞生。
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甘肃省的地图上还没有金昌这个地名。查阅市科协党组书记王应忠送我的《金昌市志》和《永昌县志》,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居住;自商周经春秋战国至大秦,先后为羌人、西戎、月氏族牧地。为抵御匈奴和其他北方外敌,汉、明两朝都曾在此大规模兴建长城,至今仍留有遗迹。历史上,这里是西域要地,丝绸之路名城,先后取名鸾鸟、番和、骊靬、显美、焉支、永昌。1936年12月,西路军曾在永昌建立苏维埃政权,与马步芳部鏖战40余天,2000余名红军将士长眠此地。
据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介绍,自建市以来,一代代金昌人秉持“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城市精神,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敢闯敢干,奋勇争先,企业发展兴旺,城市进步巨大,金昌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我是因出席中国科技馆主导拍摄的巨幕科普影片《火星使命》开机仪式,于2020年8月中旬出差到金昌的,短短2天多的行程,充分感受到了这座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的人文之美、文明之美和创新之美。
金昌是甘肃省第一个获评的“全国文明城市”,金昌人的文明守纪已深入骨髓,让我们这些来自首都北京的客人也自叹不如。整个城市朴实无华,绝少高楼,但道路整洁,秩序井然。从金昌饭店步行到人民文化广场,要穿越一条宽阔的主马路,我们每一次过去,来往的汽车距行人两米开外就会停车礼让,甚至电动车和自行车也会刹车让行,令人十分感动。在金昌,机动车礼让行人已成为每位司机的下意识动作和自觉习惯。
金昌人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俗随处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许多城市开始推行桌餐使用公筷。在金昌人看来,公筷和私筷长相一样,很容易混淆,夹大块食物时还费劲,推行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聪明的金昌人就发明了小型分餐夹。这种分餐夹形如一把U形大镊子,下窄上阔,夹食物的圆弧上端还镂有小孔,可以过滤汤汁,使用起来张合自如,极为灵巧便利。
最让我们赞叹的是这里的垃圾箱设计。金昌的垃圾箱都是埋在地下,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分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方形铁板做箱盖密封,脚踩铁盖上凸起的圆珠或齿轮,垃圾箱盖就会打开,并自动播放“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等宣传语音。市科协科普部部长王静告诉我们,金昌地处沙漠戈壁地带,四季风多风大,露天放置的垃圾桶被风刮倒后,垃圾随风乱飞,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当地一位叫王力的环保工作者非常有心,就设计了这种地埋式垃圾箱,彻底解决了露天垃圾桶二次污染的问题。
短访金昌,行色匆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即兴填《满庭芳·金昌颂》词一首,以抒情怀,以表褒赞。“西域名城,骊靬丝路,祁连关隘封喉。羌戎牧放,骠骑北拒匈奴。明汉长城苍舞,秦冷月,兵戈千秋。悲情忆,红军征战,热血染沙丘。//春风昌古邑,金川兴建,镍都昂首。促发展,高新科技添油。卫生文明绿化,奋拼创,殊誉频收。山川秀,明珠璀璨,宝地喜轻游。”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
新闻推荐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检验金昌市人民防空警报系...
永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