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李峰)金昌市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这一目标,采取合理布局回收站点、加快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稳定的专业回收队伍等措施,不断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70家,回收网点168个,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
结合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金昌市在“互联网+回收”平台建设方面积极探索,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并在上游废旧物资回收与下游再生利用信息发布、面向企业竞价采购报废设备、为机械加工再制造企业提供货源、货运物流服务方面大胆实践,有效提高回收企业的组织化水平,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利用产业链,促进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在省商务厅和金昌市商贸流通发展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全市先后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万元,撬动社会投资5000多万元,全面开展以标准化回收站点、分拣加工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培育金昌易飞物资有限公司、金阳物资回收公司、金昌市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甘肃景裕兴辰工贸有限公司、永昌县欣鑫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等十几户龙头企业,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其中,永昌县欣鑫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互联网+社区回收网点”建设项目被列为2017年度全省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平台建设奖补资金项目,获得省上6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市级商贸流通资金中安排15万元,对金川区鑫基节水公司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项目给予奖补。今年,市钢强废旧物资公司又被列为省级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将获得8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安排市级商贸流通资金10万元,对永昌县昱玮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项目给予奖补。
为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健康发展,金昌市相关部门还开展了再生资源行业专项整治活动,统一建设标准,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着力解决回收企业和废品收购站(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违章乱搭乱建、无证无照经营和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建立长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金昌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振杰实习记者宗辉)9月6日至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军禄带领视察组,对全市法院“破解执行难”工作进行视察。...
永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