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新闻 永昌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金昌市 > 金昌新闻 > 正文

■散文 下四分村的地道 □陈 雪

来源:金昌日报 2018-05-29 12:04   https://www.yybnet.net/

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地方,就像一个没有往事的人,索然无味。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许多人喜爱家乡的重要原因。如今的金川区宁远堡镇下四分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山村,她有了自己的文化积淀,有了自己相传已久的精神气质。她虽然淳朴,却也在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现她的独特之美。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读的下四分小学,一度因为下大雨而将学校的茅草屋舍冲塌了,而那些被埋藏在地底下的战备地道也隐约出现在了我们这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们的眼前。

我们在地道口张望、观察,感叹于它的惊奇,惊诧于它的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孩子还想要下去玩耍,结果被老师拦住了。我们搬进了新的校舍,老师也请来了村里的老人给我们讲述这个村庄的故事。

老爷爷说他上小学的那年,中苏发生了珍宝岛之战,为了抵御苏军的空袭,毛主席发出了“备战备荒”和“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一夜间,很多地方都开始挖起了地道。

老爷爷说:“我们受电影《地道战》的影响,在下四分村挖起了地道。我们挖的地道是在离教室几步远的操场边上,就是你们看到的那些。先是由老师挖,然后就组织高年级的同学挖。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就负责抬土,把挖出的土抬到操场的另一边。当时大家都知道这是革命任务,做这些工作就是反帝反修,所以,家庭出身不好或差学生是不让参加这样的红色劳动的,要提高警惕。我们当时也很有一种庄严的感觉,那地道里面可是秘密,要是让坏人知道了,破坏了怎么办?

“我们每天下午下课后组织施工,男生下到坑道掘进作业,女生和低年级的学生在地面上手摇轱辘往上取土,大家井然有序,工程进展得安全顺利。不几天,地道就很深了。到了一定深度后,就开始向四面施工。地道大约1米宽,每隔几米就拉一个灯泡,还要在地道的壁上挖些小洞,没有电的时候,就在这小洞点上蜡烛。地道挖得深了远了后,里面明显潮湿阴凉,可大家还是干得满头大汗,一个个像是从土里钻出来似的。

“老师也和我们一起下到地道里挖,有时还带一个大号的手电筒,等我们到了高年级的时候,才被允许到地道里参观。地道里可真是不小,有的地方很宽敞,在主要通道边上,是一间间的战备教室,里面有灯有小黑板还有小板凳,估计打仗时是要在这里上课。但仗最终也没有打起来,那时还真有点失望呢,这么好的地道没有用上。

“当时每个地道都有专人管理,我们经常要学习有关防止轰炸的知识,还经常演习,经常会听到警报凄厉的叫声。不论是在上课还是做什么,只要我们听到警报声就要立刻下到地道中,这就是那时的逃生训练。我们每次演习都和真的一样,大家听到警报声一响,都跑到各自的地道口,全部快速进了地道。有一次演习,正好停了电,地道里漆黑一团,大家都有点害怕,低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哭,乱作一团,好在老师带了手电筒,大家见到亮光才安静下来。1976年后很少搞这样的演习了,那些地道大多废弃了,我们学校的地道在一次大雨中进了水,后来就没有人管了。时间久了,那些地道也就被掩埋在地底下,更没有人知道了。

“挖地道的日子已经远去了,但想想当时人们昂扬的情绪和做法,还是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而当时的我们,感觉最有趣的就是在地道中玩了……”

听了老爷爷的讲述,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家乡下四分村,还有这么一段红色的历史,那里曾经记录着时代的智慧。如今这个村子已经改变了她本来的面貌。经过几十年的洗礼,这里已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里的小餐馆也开了不少,每年夏天这里都是避暑的圣地,凉爽惬意。而当时遗留下来的战备地道,那7200米的地下长城,如今静静地躺着。虽然经过1987年特大洪水的洗劫,当年这些地道损毁严重,但仍有不少地段保护较好。

新闻推荐

金昌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

本报金昌讯(记者赵吉仁)金昌市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总目标,全力帮助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化解生产难题,盘活产业链闲置资...

金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昌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散文 下四分村的地道 □陈 雪)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