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新闻 永昌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金昌市 > 金昌新闻 > 正文

对“十二五”期间兰州城乡生态环境 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

来源:兰州日报 2011-05-25 03:28   https://www.yybnet.net/

当前,全市面临“中心带动”、“再造兰州”和“率先发展”等一系列历史重任。提升中心城市形象,必须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必须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兰州新区,必须生态绿化先行;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面对“十二五”,我们必须立足全局看生态,着眼未来看现状,本着大目标、围绕大思路、依托大项目、采取大动作、寻求大突破、争取大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1.理念问题。没有新理念,就没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和新路子。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发展理念上先行突破。一要创新发展理念。要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供生态产品这三大现代生态环境建设主题,把环境建设和全局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大局争项目、争支持;把生态建设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来促进生态效益实现;要利用生态产品比较稀缺的特征,通过市场运作,壮大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后劲。二要创新工作理念。要善于借力打力,利用行政、法规、市场、舆论等各种手段,把环境绿化工作渗透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全领域,让兰州新区和重点工程项目,成为园林绿化主战场,成为生态建设的大平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发挥效应。三要创新经营理念。要转变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大、经济收益小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经营现代生态的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新产业来对待、来经营。比如:以现有土地为本钱,以环境建设为手段,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环境建设提升土地价值,通过土地增值解决部分建设资金。

2.思路问题。“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要根据中央要求,针对兰州实际,紧扣改善环境、重塑形象、服务民生来开展。要围绕绿化美化,突出重点区域,兼顾“三大效益”,体现个性特征,发展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立足改革创新和加大投入,加快构筑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障、投入运作和生态产业“三大”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具体工作中,一要按照体现兰州特色、展现兰州风貌、传承兰州文化的要求,加快构筑以天然林为依托、以两山为屏障、以城市园林为亮点、以新区环境绿化为样板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二要按照确保发展大局需要、确保工作机制顺畅、确保投入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快构筑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企业农户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生态环境投入运作体系;三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效益并重、产业结构合理的要求,加快构筑以特色经济林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以林产品深加工业为龙头的生态环境产业体系。

3.布局问题。在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空间布局上,应该突出中心城区、兰州新区、南北两山、城镇村庄和林缘地区五个重点区域。一是突出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打造精品亮点,改造提升档次,改善城市形象。要突出黄河风情线建设管理,尽快理顺体制,下决心进行一次清理整顿,结合黄河城区段10个湿地公园为主的景点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档次和品位;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公园景点提升改造工作,确保公园主题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文化品位较高;要结合旧城改造、创建园林化单位和小区,提高庭院绿化水平;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绿化成果,力争实现人均公共绿地突破10平米的目标。二是突出兰州新区生态绿化。要本着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思路,按照建成样板工程、亮点工程和标志性工程的要求,根据总体规划,利用大手笔、凝炼大项目、确保大发展、体现大气魄,全力实施好新区环境绿化工程,核心区域要立足高标准、高起点来规划建设园林绿化项目,做到规划上留足空间、建设上超前实施、效果上和谐统一;外围区域要加快规划建设集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为一体的生态屏障。这方面要大胆学习借鉴金昌市的经验和作法,敢于下重手、出实招,整合全市生态园林方面的力量,力争早规划、早建设、早见效,使新区率先在园林景观方面出形象、出亮点、出经验。新区和有关部门要本着干前不干后的原则,抓紧解决这些问题,尽快着手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突出南北两山环境绿化。重点抓好三件事,即巩固提高、扩大面积和管好林地。首先要巩固提高现有58万亩林地,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景观效果、提升整体档次;同时要积极着手实施新增42万亩的工程,使绿地面积扩大到100万亩以上;另外要管好林地,加强林政执法,必要时参照城市规划管理办法进行规划和管理,坚决杜绝非法违规乱开发、乱建设行为。四是突出城镇村庄环境绿化。可能是气候条件、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综合因素所致,和其他地区相比,兰州的村镇绿化相对滞后,这与省会城市地位、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我们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特色经济林果业发展,进一步抓好农村路、田、渠林网建设,不断加大四旁植树力度,鼓励农民在庄前屋后植树种花,发展庭园林业,壮大林业产业,加快农村绿化美化步伐。五是突出林缘地区生态绿化。农村绿化的重点要向林缘地区倾斜。“十二五”全市农村要新增林地50万亩,要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就必须依托现有天然林、人工林,从林缘地区向外延伸。这样,才能确保活得好、长得快、看得见、有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最大限度争任务、争项目、争资金。同时,要依托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面上的荒山,我个人意见,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分包到户,明确产权,采取封山禁牧办法,加强保护,争取植被自然恢复。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搞一些荒山造林和饲草种植,大面积的要待我们具备一定实力和条件时,再实施工程造林。否则,十栽九不活,年年植树不见树。

4.方法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园林绿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政策性、技术性甚至艺术性很强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花、增加面积、提高绿化率的问题,要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搞。一要抓项目。要强化发展抓项目的意识,突出项目凝炼和争取工作,确保发展目标、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在吃准国家政策导向、部委意图的基础上,积极凝炼一批高质量的大项目、好项目。要敢于和善于跑项目,尤其要加强与省上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敢于跑部进京,多汇报、多沟通、多争取、多交朋友。二要抓规划。规划就是生产力,就是项目资金。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搞“十二五”规划,都在千方百计把自己的项目往国家规划里挤。我们的规划质量要高、动作要快、针对性要强,确保规划和项目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同时要注意使重点项目有规模、有亮点,能够引人注目、得到重视,以便于争取列入国家盘子。三要抓机遇。兰州财力弱,建设任务重,单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工作中必须善于抓机遇,善于借力打力。要围绕宏观政策的新导向、市场需求的新动向,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上级操心的重点、群众生活的难点和工作中遇到的节点等方面,寻找并抓住机遇。特别是要学会用新思路想办法、新举措创造机遇,充分利用优劣转换,把劣势和差距变成发展机遇,变成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四要抓创新。这方面任务很重,当前应该从探索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统筹中心区、新城区、新农村和农村山区生态建设,完善生态绩效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探索林地、绿地、荒山规范流转和冠名、认养办法,扶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发展培育特色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强化行政推动和法规驱动等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探索,用创新的办法,通过改革来解决我们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系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新闻推荐

第27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申报工作开始

【本报讯】 记者12月21日从第27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训会上了解到,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27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2012年4月在金昌市...

金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昌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对“十二五”期间兰州城乡生态环境 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