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刚褀正在为苹果树剪枝。赵锡斌展示他培育的草莓种苗。吴景春查看番茄长势。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高素质农民队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他们积极钻研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种植效益,让种地“有办法”;他们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市场意识、畅通销售渠道,让种地有门路;他们优化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让种地有前景。面向未来,新型职业农民领航开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血液,广大农民必然更加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真正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希望的田野遍地生金。
靠山吃山特色林果直供商超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鸣羊新十九郎村村南的鸣羊山却生机盎然。山顶上马达轰鸣,收割机在地里撒开了欢,成堆的地瓜破土而出,村民们拿着麻袋在后面捡拾,一派热闹景象,山脚下百亩晚熟苹果涨红了“脸蛋”。
看着丰收的场景,今年6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牛刚祺眼含着泪花。“7年了,终于看到了回报。”他说。十九郎村过去有个大型石料厂,每年村里能拿到70多万元的分红,日子过得挺安稳。2012年,区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关停了石料厂,让村里一下“断了奶”。第二年,老支书卸任,牛刚祺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今后村里靠啥吃饭的问题。
他看着村南鸣羊山长年荒芜,大量土地闲置,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再一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有种植苹果的传统,出产的苹果曾经远销东南亚,为何不重操旧业,发展林果业呢?为此,牛刚祺和班子成员在外出考察、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各类果树、建设“花果山”的设想。
说干就干。2013年10月筹划成立了十九郎鸣羊山林果专业合作社;2014年3月,开始对鸣羊山挖土动工。夏天,酷热难耐,强烈的紫外线早已透过衬衣把村民的皮肤晒得黝黑,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终于整理出土地200余亩,把大山变成了梯田。在市农科院的帮助下,他们引进了“红富士”“维纳斯黄金”等多种苹果树苗,还种植了梨、桃、杏等。经过5年精心管理,今年进入盛果期,园内硕果累累,鸣羊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如今,山脚下的水果冷库里还储藏着几万斤苹果、桃子和梨,可牛刚祺并不着急,他们的苹果早已被预订一空,卖到了10元一公斤,专供章丘大型连锁超市。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超过70万元。村民在山上打工,每月还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
有钱了,牛刚祺没着急分红,他最牵挂的还是村里的老百姓。村里花10万元打了一眼深水井,给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每人每年240元,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又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筹资建起了新卫生室。投资200余万元将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修建了环村公路,建起了文化大院和5处文体广场。
今年,牛刚祺继续发扬“开拓进取、艰苦奋战”的精神,借助林果种植优势,整合荒山资源,在章丘区政府的帮助下,投资1.6亿元建设3000亩的鸣羊山田园综合体,着力打造宜居颐养、采摘观光等新兴业态,做足“靠山吃山”的大文章。目前,该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
钻研农技精细种植摸透草莓“脾气”
11月18日一早,历城区唐王街道沐颜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里,工人正将刚采摘下来的草莓分类装盒。农场负责人赵锡斌则忙着调度各个大棚的采摘进度,看着一盆盆红嫩娇艳的草莓出棚,笑得合不拢嘴。
“市场行情不错,我的草莓供不应求。”赵锡斌说,2017年,曾在济南一大型企业就职的他看好草莓种植产业行情,转身投资数十万元,在唐王街道承包30亩土地建起6个草莓种植大棚,挂果的第一季就见到了效益。随着农场不断发展,如今,草莓种植基地面积已经达到80亩,共建起3个大型连栋温室和11个拱棚。
走进赵锡斌的大棚内,视野很开阔,草莓花叶间不时有授粉的蜜蜂飞过。赵锡斌介绍,普通草莓拱棚占用人工较多,为了保证棚内恒温,工人需要根据棚温随时掀开或拉下棚膜。而赵锡斌的大棚则安装了智能放风系统,达到设置温度湿度时,系统自动展开棚膜,精准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棚内增加激光补光措施,通过人工补光,减少畸形果。
目前,赵锡斌种植的草莓有雪兔、香野、章姬、红颜、雪里香、粉玉、白玉、弥生姬等多个品种。3个大型连栋温室专门用来培育草莓幼株,除了自己用,还销往河北、河南等地。提到草莓培育,赵锡斌有说不完的话,“我喜欢钻研,这几年,从基质盘配比到连栋温室避雨、防虫网等设施,我都在不断尝试改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街道也经常组织草莓种植户相互交流,还组织我们去其他园区参观,受益很多。”
草莓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在草莓种植周期,赵锡斌雇佣周边农户前来做工,育苗期间最多的时候一天雇佣60多人,草莓采摘旺季每天雇佣30多人。赵锡斌告诉记者,平时他经常免费给周边草莓种植户传授草莓种植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吃玩购学”一颗番茄牵出百亿元产业链
全国市场上100个番茄里面就有3个是用他售卖的种子;用3万元积蓄创业,十年间完成了市值几个亿的目标;他带领团队十年来在全国推广番茄种植面积累计近200万亩,为济南乃至全国农民创造1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带领50多万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他,就是济南沃尔富斯集团董事长、济南沃尔富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夏之秋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市景春农业研究院院长吴景春。
圆脸,体格健壮,肤色略显黝黑,谈吐沉稳。初见吴景春,他刚从沃尔富斯番茄文化产业园基地回来,身上透出“接地气”的特质。
今年46岁的吴景春,出生在福建德化的一个山村里。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长子,吴景春从小就跟着父母下田劳作,插秧、除草等农活儿做得有模有样。
在吴景春心里,有一个科技梦。2006年,吴景春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妻子拿着仅有的3万元钱开始了艰苦创业,成立了沃尔富斯种子公司。十年积累,厚积薄发。2016年,济南沃尔富斯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农业为主体,集农业产业链、互联网+、企业管理培训、特色餐饮连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型股份制集团企业。“100个番茄里就有3个是用我家的种子。”说起自己的种子公司,吴景春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此时,他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几个亿市值,远远超越了最初1个亿的目标。
“酸甜多汁,纯正爽口,带着大自然的甘甜和清香……”在吴景春办公桌上,摆着一盘比普通番茄个头要小一些的番茄,颜色红亮,吃起来酸酸甜甜、口感舒适,已经有很多年没吃过这种味道的番茄了,正是小时候的味道。
吴景春指着番茄说,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沃小番。打造“沃小番”这个品牌的想法是2016年他在沃尔富斯10周年庆典的时候萌生的,源于打造番茄全产业链的想法。
2016年9月,吴景春成立了山东夏之秋果蔬有限公司,开始组建优秀人才队伍,深入市场,调查了解人们在生食番茄时的喜好及遇到的问题。他从研发生产基地筛选高品质水果番茄,邀请营养专家品尝鉴定,“沃小番”高品质番茄品牌应运而生。
“‘沃小番’的寓意是肥沃土壤上的小番茄。如果说‘圣女果’是1.0版,‘千禧果’是2.0版,那么‘沃小番’就是3.0版。”吴景春说,为了让市民真正吃到放心、安全、好吃的番茄,公司不惜耗费大量金钱把种植基地的土壤送去国外检测。从选种、育苗、定植、灌溉、施肥、去病虫害、采摘等各环节统一管理,严把质量关。每批成熟的小番茄也都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合格后方能进入市场。
“公司引进先进的可追溯系统,从种子源头到种植过程,再到消费者手中,全程可追溯,品质与健康看得见。”吴景春说,他还聘请了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素有“番茄之父”之称的李景富教授做顾问,只为让市民吃到真正放心的番茄。
据了解,目前,“沃小番”跟国内很多大型超市、高端餐饮、电商平台合作,产品供不应求。不过,种植基地的番茄产量很低,成熟的番茄也没有鲜艳的外表,往往带有自然成熟的印记。
谈起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吴景春说,打造亚洲最大的番茄产业链是他的梦想和目标,对于未来的规划,首先要实现市值100亿的梦想,再一个就是把沃尔富斯集团旗下的济南市景春农业研究院打造成“番茄界的华为”。(文/图 本报记者 张敏 钱堃 时晔然)
新闻推荐
“俺下周买房子着急交首付款,可俺对象在北京服役,无法提取拆迁补偿款,真没想到咱农行这么快就把这个难题解决了,真是太感...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