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章丘 > 正文

有着数百年历史、由男演员演出的地方戏曲,如今要靠青野村的“姐妹们”来传承 娘家戏班

来源:济南日报 2021-09-15 11:26   https://www.yybnet.net/

团长马乃转(中)带着姐妹们排练。52岁的马乃转(右)和49岁的张霞(左)台下是姐妹,台上演夫妻。演员们化妆准备演出。

下午又将是一场演出。一大早,章丘区文祖街道青野村的这处小院开始热闹起来。戏班子的演员们陆续到达,大家搬出小板凳,在院子的空地里开起了小会。“咱们先演‘村规民约’这场吧?这样再换戏服也快。”“这次不用铺地毯,就在那片大空地上演就行。”临近演出还有几个小时,团长马乃转对演出细节又做了些安排。几分钟后,他们将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这处小院,是戏班里28位姐妹4年前凑钱租下的。小院大门里侧的墙边堆放着一大摞戏箱,里面装的是各式各样的戏服和演出设备。这些年,戏团里的姐妹们带着这些行头走南闯北,并将传统五音戏唱出了新内涵。

人物速写

青野村五音戏剧团女演员共28人,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37岁。一处农家小院里,演员们刚刚化完妆。换戏服的空当里,她们小声哼唱着,为接下来的演出做最后的准备。

流传数百年的地方戏在时代发展中日渐没落

青野村人唱五音戏,至少能追溯到明末清初。

与这处小院相隔不远处,是古色古香的“五音戏博物馆”。说起五音戏的历史,马乃转如数家珍:“旧时有‘进入青野庄,家家周姑子腔’的说法。那时候,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一小段。”上世纪40年代,五音戏传人邓洪山在济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那时候在千佛山庙会连唱5天,来听戏的人都是带着干粮和板凳来占位子。”1960年,五音戏代表山东地方戏进京汇报演出,邓洪山等演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朱德委员长评价:“五音戏很有地方特色。”

传统五音戏,演员大都为男性反串女角,戏里唱的大都是家长里短的百姓生活,方言唱腔和生活化的唱词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百姓大都忙于养家糊口,五音戏演员开始断档。为此,村里特意成立了剧团班子招收学员,由专门的老师授课。此时,15岁的马乃转成了第一批学员。“每天早晨5点就起来喊嗓子、踢腿练功,就盼着能像师傅一样登台演出。”

“六月三伏好热天,二姑娘启程奔走阳关……”唱起一段传统戏,马乃转一字数转,音调流畅,眼神和手势里都是戏。她说,与初登台时的成就感相比,现在更多的是一份传承的使命感。

别人回娘家探亲她们回娘家唱戏

在简陋的化妆室内,演员们正在描着浓重的戏曲妆容。瓷白的底妆、艳粉色的眼影从上眼睑过渡至太阳穴……这是她们借鉴京剧后改良而成的一种妆容。尽管传统地方戏的衰退呈现难以扭转的趋势,但演员们依旧在学习改进的道路上摸索着。

马乃转回忆,1990年起,戏台下已经很难看到年轻人。与此同时,本是男演员表演的五音戏渐渐换成女演员。今年52岁的马乃转是戏班子里的“大姐”,其他姐妹也大都在40岁以上。“我们的娘家都是这个村的。”这些从小玩到大的老姐妹们,嫁到四处后,又因戏聚到了一起。她们都有着各自的工作,但一有排练和演出的通知,大家都放下手头的活儿,回到青野村。

49岁的张霞与马乃转打小就熟悉,她俩台下是姐妹,台上演夫妻;37岁的于霞是年纪最小的一位,她当年还是跟在姐姐们身后的“小不点”,如今在戏班也能独当一面。这些当初的小姑娘们,如今眼角都有了皱纹。

“五音戏不能闭门造车,得出去学习。”几年前,马乃转跟姐妹去高校戏剧班学习归来,她们借鉴京剧、昆曲的造型和身段,融入五音戏中。如今,青野村的“姐妹们”承担起了传承的重任,她们分别饰演两种性别的角色。场地租金、道具服装、演出设备……全部自筹自支。为了练一台新戏,她们能窝在这个小院里4天不出门。

当新唱词套上老唱腔传统戏曲焕发新魅力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要让百姓产生共鸣,才能跟得上时代。两年前,马乃转开始思考如何让五音戏吸引新戏迷。在她一筹莫展时,文祖街道宣传办的工作人员给她提了建议:能否用老唱腔唱些反映现代百姓生活的“新唱词”?

“现在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唱那些家长里短必然是留不住戏迷的。”马乃转开始观察生活,从报纸新闻中寻找素材,选定主题,写剧本,再根据内容定旋律。

都说3个女人一台戏。在这幕后,28个女人的“戏”更少不了。在创作阶段,她们免不了意见冲突,说着说着就急眼的场面并不少见。可真正上台一试演,谁的想法更好一目了然,大家紧接着按照这个节奏练下去。

2020年初,看到山东驰援武汉的新闻,戏班子一曲《葱女郎》创作完成,并很快完成排练。这里面写的是女葱农王聪劝说“老财迷”父亲向武汉捐葱的故事;《就地过年》讲的是疫情期间村支书劝说外地务工年轻人不要回乡的故事。后来,马乃转又将青野村村规民约、新时代文明实践、抗疫注意事项改编为戏曲。套用老唱腔,五音戏的传统旋律里,唱的是反映新时代的唱词。

换好戏服,演员们正准备出门,门外来了两位老人:“能进来看看吗?我们是一路打听着来的。”说话的老人名叫蒋有利,他与老伴家在泰安,小时候听过戏班子唱的《王小赶脚》。为了这出戏,特意找到这儿。马乃转说,老戏迷们的支持和新学员的热爱,支撑着她和姐妹们坚持唱戏。如今,她们每年能演出200余场戏。

下午,戏班“姐妹花”正式登台演出。这时,刚从田里回来的村民、抱着孩子的妇女、拎着小马扎的老人已经占好了自己满意的位置。女音清柔婉折,男音高亢嘹亮……新词儿里唱到的,正是他们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飞 时晔然)

新闻推荐

三代人的红色信仰

□刘希云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为一个人而来,她不是我的家人,却胜似家人,每年,我跟爱人都会去沂蒙大青山看望她。她就是抗...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有着数百年历史、由男演员演出的地方戏曲,如今要靠青野村的“姐妹们”来传承 娘家戏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