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章丘 > 正文

家乡筑“暖巢”引得“燕归来”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8-24 11:23   https://www.yybnet.net/

刘亚楠正在大棚内栽种甜瓜苗。芦南村党群服务中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根本要靠人才振兴。近年来,基层党委政府“筑巢引凤”,打好“乡情牌”,做好“保姆式”服务,创办人才服务公司,开辟各类绿色通道,让在外能人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在这样的浪潮中,一批对“三农”事业有热情、有理想的人才选择回到农村,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章丘三涧溪村

“奔驰姑娘”返乡 为蔬菜做代言

“黑水虻、固氮肥、灰霉菌……”这些在老农心里都陌生的词汇,可27岁的城里姑娘刘亚楠说起来却头头是道。

8月19日,记者来到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正巧赶上村民们种甜瓜,只见刘亚楠在一旁拿起手机,一边拍摄一边讲解,随后将视频转发到了微信和抖音,引来朋友们的纷纷点赞。

刘亚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家境殷实,一年前还是一名“五谷不分”的时尚女孩,出行开着奔驰车,周末就跟着闺蜜逛吃,是同龄人眼里的“人生赢家”。而且在家里连厨房都很少进,别说下地干活,就是裤腿上沾点泥巴,她都觉得不自在,是长辈眼里活脱脱的“懒姑娘”。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这辈子能跟土地结缘。”刘亚楠说。

别看外表光鲜,可她内心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只要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出样子。在大学期间,她就成了学校播音主持,毕业后老师也希望她能在南京扎下根来,辅导新生,为学校继续作贡献。

女孩子一人在外闯荡,家中母亲放心不下,虽然老师再三挽留,可刘亚楠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章丘,一年后,她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成了三涧溪村的儿媳妇。从“独立女性”变成“家庭主妇”,这让她心有不甘。

“我们绿涧生态农业合作社需要一位宣传推介员,你大学学的是传媒专业,能给村里帮上忙。”村党委书记高淑贞的一句话,让她动了心思。

去年,三涧溪村成立了绿涧生态农业合作社,在大学生创客王元虎的带领下,已经有120多名退役军人和创业青年加入合作社。有平台有领头雁,这让刘亚楠心里有了底。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年9月,她加入了绿涧生态农业合作社,上班第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化好妆,开着奔驰车来报道,结果被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哪有开奔驰车下地干活的?”

“这丫头能给咱村里干点啥?”

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这姑娘“不靠谱”。

有一次,合作社让她拍摄割韭菜短片,自己拍了半天,却被老农们指出是大葱,让众人哭笑不得,就连合作社负责人王元虎,也没把这小姑娘“放到眼里”。

这样的议论,却没有让她气馁。“大家都这么卖力,我也不能拖后腿,虽然没种过地,但我照样能学会。”刘亚楠暗地里给自己加油鼓劲。

去年9月,合作社试种了10亩西红柿。刚起步,社员们都没有经验,种植期间经常会遇到各类问题,专家来不及答复,刘亚楠就把社员们的问题一一记下,自己上网查询资料解决。她“改头换面”,留起短发、换上平底鞋,社员下地干活,她蹲在一旁观看,哪里缺人手,她就帮忙打理。

“西红柿要先插秧,然后挂绳子,藤蔓就顺着往上爬,还要勾住粗藤,夹住叶片,这样柿子才能长得好。”刘亚楠说,几个月下来,西红柿的种植生长,她了然于胸。为了打开西红柿销路,她把种植各个环节制作成短视频,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用好口碑换来好销量。

“我们的西红柿可不一般,吃的是虫粪,喝的是奶粉,还有芝麻肥来‘加餐’,四个多月的生长周期,绝对鲜美多汁。”一时间,三涧溪村的西红柿引来章丘市民纷纷关注。

今年春节,西红柿丰收,然而受疫情影响,销售渠道受阻,她自己联系客户,把奔驰车当小货车,装得满满当当,四处奔波送货,从下午两点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最多时一天卖了1000多斤。

7月,第二批西红柿成熟,经过刘亚楠的宣传推介,市场价最高卖到了6.8元一斤,即便价格高出市场平均价数倍,但依然供不应求。

打那之后,村民们渐渐接纳了这位“奔驰姑娘”,对她刮目相看,认为她有闯劲,能吃苦。王元虎也觉得她靠得住,把接待领导和游客的工作交给了她。

这段时间,来三涧溪村参观的领导和游客越来越多,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起了讲解员。面对省市领导,她丝毫不怯场,而面对学生时,她就换了一种“角色”,像老师一样,用形象化、拟人化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

一年下来,她晒黑了不少,也瘦了10多斤。母亲逗她,说她“变老了,可她却不以为然,自己越来越接地气,为自己成为一名新农人而自豪。

“干就要干出样子来,我也要向王元虎一样,为家乡老百姓作贡献,引进更多的青年人才返乡,在田地里实现青春梦想。”刘亚楠说。

历城芦南村

家门口“打卡”上下班

“村里的生活条件同市区一样,环境更好,相比来说,还是回来更舒适。”在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了一年,贾欣已经对村里的业务十分熟捻。

贾欣是芦南村大学生工作者,也是芦南村村民。去年,大学毕业的贾欣考取乡村振兴专员,在芦南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同贾欣一样,随着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如今,在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很多大学毕业后的年轻人更愿意回村工作。

在芦南村“诗酒田园”综合体项目工地上,钢结构的智慧大棚主体已经建完。这是芦南村“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之一。近年,结合现代田园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芦南村流转3000多亩山地,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诗酒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综合体的建设,为芦南村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为了保障村民权益,芦南村成立了“村级人力资源部”。

“家门口就能打工,钱没少挣,又不用到处奔波,每天过得特别踏实。”综合体“大工”贾相成是芦南村村民,前些年,贾相成一直在济南市区打零工,每天天不亮就骑摩托车跑几十公里到市区,半夜才能回到家,遇到淡季,十天半个月揽不到活计是常事。如今,他在综合体担任“大工”,负责苗木管理,每天能挣到150元。

“目前在综合体打工的村民有50余人,企业用人通过‘人力资源部’安排,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芦南村党支部书记贾虎平说,“‘人力资源部’作为联系企业和村民的纽带,能最大限度提高村民就业率,保障村民工资。”

青山绿树环绕着古朴村落,虽不是周末假日,芦南村附近新建的郊野公园依然游客不断。随着近年来芦南村整村上楼,基础设置不断改善,就业就会增多,越来越多“归雁”选择回到山村建设家乡。

平阴付庄村

引进乡贤力量 助力家乡发展

付庄村位于济南市最南端,远离县镇驻地,偏离交通要道,在以前被人戏称为“三无村”(无区域优势、无公共积累、无资源优势),“付庄人,真不善,拉着水桶到处转,又没水,又没电,百姓靠着天吃饭”。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指引下,在农业农村局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付庄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盘活土地资源、社区建设盘活旧村资源、劳务合作盘活人力资源,如今的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该村通过注册组建丰通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村内180户的2100亩土地进行流转并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经营,既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又释放了部分农村劳动力。

土地流转后,付庄村村民有了更多闲余时间。为了让村民能够有效利用时间增加收入,付庄村先是鼓励和扶持一部分有头脑、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向外地的二、三产业发展,以缓解农村资源承载压力。同时,通过劳务合作社围绕北京、济南及本地餐饮、家政等用工需要,采取集体主动联络用工单位以及各级妇联系统上下对接用工信息等形式,无偿为本村及周边9个村年龄较大(50岁—60岁)的农民和妇女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并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该村党支部书记亓明轩介绍,全村长期在外务工求学的有150人,向北京、济南城区等外地输出从事家政、餐饮等劳务人员30多人。

同时,他们结合土地流转、社区建设和留守人员实际,大力发展蔬菜、玫瑰、林果、良种产业等四大产业,引进了海升集团、东润种业等两大企业、6个家庭农场,让村内留守老人和部分妇女到这些企业打工,并依托劳务合作社既引进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吸引“新乡贤”回村奉献,为付庄村的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又解决了本村及周边不能远离的留守人员就近打工挣钱的问题。

仅2019年,该劳务合作社为200余人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在土豆、玫瑰等产业用工需求旺季,最多可辐射带动300—400人,还依托丰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设立“我的兄弟姐妹”残疾人扶贫基地,安置30多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100多户残疾人家庭。

(文/图 本报记者 时晔然 钱堃 张敏)

新闻推荐

“小巷长”带动人居环境“大变身” 宁家埠街道文明实践助推人居环境改善

走进宁家埠街道,把视角定格在这里,黑色柏油路,白色院墙,街巷规划整齐划一,门前栽种花卉,好像一幅幅水墨画映入眼帘,犹如步入...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家乡筑“暖巢”引得“燕归来”)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