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谊在创作中。
在章丘区文祖街道,紧邻242省道,有一处外表并不起眼的院落。门口悬挂的牌匾写着“章丘区友谊葫芦工艺研制中心”。走进院里,则是别有洞天。在一间展厅内,房顶挂着数百个形状各异的葫芦,雕刻葫芦、彩绘葫芦、烙画葫芦等在展馆内整齐陈列着。这些琳琅满目的葫芦工艺品,都出自“葫芦大王”马友谊之手。而这位“葫芦大王”在致富的同时,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通过手工艺扶贫助残,成为了一名爱心企业家。
开门收徒 与残疾人共同致富
小时候,马友谊家里种了不少葫芦,幼年的马友谊总喜欢在这些葫芦瓢上刻刻画画,随心所欲进行“创作”,马友谊由此结下了“葫芦缘”。初中毕业后,马友谊来到了淄博周村的一家工厂工作。闲暇时间,他就去附近的家具厂转转,家具厂里有一位60多岁的雕刻老艺人,马友谊经常帮着老艺人打壶酒。慢慢地老人发现马友谊对雕刻很有悟性,老人便毫无保留地把雕刻技艺传给了马友谊。一年时间,马友谊就掌握了精湛的雕刻技艺。由于马友谊上学时有过美术功底,加上喜欢创作,他的葫芦作品越来越丰富,工艺越来越精美,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葫芦大王”。央视还专门制作了马友谊进行葫芦雕刻的专题片。
名声响了,自然有不少人慕名而来。2007年,从河北来的小李登门找到了马友谊希望学艺。当马友谊见到27岁的小李,却发现他是一名残疾人。经过了解,马友谊得知小李家境比较困难,之前只能打打零工维持生计。马友谊的亲戚当中也有残疾人,他知道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因此他决定收下小李为徒,用了3年时间传授技艺。之后,小李回到家中用自己的手艺谋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自从小李成为马友谊的第一个徒弟后,马友谊决心招收残疾人,帮助他们就业,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现状,活出尊严和希望。
自强不息 拜师学艺改变生活
盆崖村的高位截瘫残疾贫困户辛建清,一度对生活丧失了信心。马友谊知道后,前后几次到辛建清家中开导他,并亲自教授他制作酒葫芦的手艺。“辛建清学习很用心,学成后当月就实现增收2000多元。”马友谊说,“辛建清不仅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脱贫,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马友谊的企业里还有一对特殊的员工:玻璃娃娃姐妹,这是一对来自山西晋中的残疾人,其中的姐姐还带着同样是玻璃娃娃的儿子。他们的身体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打一个喷嚏就可能会导致骨折。2012年,玻璃娃娃姐妹通过央视的报道慕名找到马友谊,开始学习葫芦雕刻技艺。这几年,姐妹俩给孩子看了病,做了四次手术,需要的十几万元开支全部靠她们自己的双手赚取而来。
目前,马友谊的员工半数以上是残疾人。“我会在帮扶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过上美好的生活。”马友谊说。 (本报记者 高明)
新闻推荐
首次拿出亿元大奖奖励贡献大户 修订发布20条实体经济扶持新政章丘:做强产业支撑 争当实体经济发展领头羊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随着全市“聚力项目建设加速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的举行,章丘全区上下解放思想、真抓...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